【敦煌说丨惊鸿刹那,舞动千年】  (莫高窟2025年11月11日12:49

幸福谈商业 2025-11-12 01:36:07

【敦煌说丨惊鸿刹那,舞动千年】  (莫高窟 2025年11月11日 12:49 )  在敦煌壁画中,琵琶出现的次数多达600多次,其中手持琵琶边舞边弹的画面有数十幅,这些图像中的舞姿多样,包括怀抱竖弹、挥臂横弹、昂首斜弹、倾身倒弹和背后反弹等。特别是反弹琵琶,以其优美的姿态和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莫高窟第112窟中就绘有一幅著名的反弹琵琶起舞的图像,画面中舞伎头束高髻,身披璎珞,上身前倾,左脚着地,右腿抬起,反背琵琶于脑后,左手按弦,右手拨弦,舞带展卷,身姿舒展而充满张力。壁画整体写实流畅,一气呵成,仿佛天衣在风中飘舞,尽显“吴带当风”的韵味。色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显得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人物肌肤以云母粉平涂,色泽历经千年不变,较为罕见。 (图2 )  第159窟西壁佛龛北侧所绘的反弹琵琶舞伎宽胸细腰,面部丰满秀丽,盛装打扮,华丽夺目,右腿屈膝高抬,脚趾张开,反背琵琶于脑后,长巾卷曲飞扬,飘逸灵动。(图3 )  而第156窟南壁的反弹琵琶舞伎姿态非同一般,舞者做半蹲姿态,左腿屈立,右腿提膝,臀部重心后移,画师刻意描绘了反背的琵琶正面与伸臂按弦的左手、屈臂拨弦的右手,再加上吸腿左伸的右脚,更突出了这个动作的难度。(图4 )  反弹琵琶这一独特的舞姿,并非凭空而来。唐代贞顺皇后石椁线刻画中,已有男性胡人反弹琵琶的形象,他们舞姿刚健,带有中亚艺术风格。此外,西藏拉萨大昭寺藏吐蕃银壶上也錾刻着反弹琵琶的胡人舞者,印证了这一造型在中亚至吐蕃的传播。敦煌壁画中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反弹琵琶舞姿图像50余幅,集中展示了琵琶舞发展变化的不同风格。唐代是乐舞发展的鼎盛时期,宫廷和民间都盛行乐舞表演,反弹琵琶正是那个时代乐舞文化繁荣的一个生动写照。  如今,反弹琵琶的形象早已走出石窟,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舞动千年,依然焕发新生。  

0 阅读:0
幸福谈商业

幸福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