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方面宣布了,将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黄岩岛以东海域进行一次联合演练。海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1-12 10:50:25

菲律宾方面宣布了,将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在黄岩岛以东海域进行一次联合演练。海面上的队伍,外界点名最多的是美国“米利厄斯”号驱逐舰,阿利·伯克级,1990年代中期服役,近年升级作战系统。 在黄岩岛以东那片总是暗流涌动的海面上,一场军事演练不仅仅是炮火和雷达信号的交汇,它更像一场无声却又异常响亮的对话,一场用钢铁巨舰作为词汇的深度交流。 想要真正看懂这场博弈,我们得把目光从事件的流水账上移开,去拆解双方摆在桌面上的每一艘战舰,因为它们的组合,暴露了武力炫耀背后,更为深远的战略意图。 这场海上对峙,玩的可不是简单的堆数量,而是极其讲究的“专业对位”,就像是高手过招,一招一式都直指要害。 演习方那边,美国派来的“米利厄斯”号驱逐舰,虽说是九十年代中期服役的老兵,但近年来刚做了作战系统升级,那防空反导能力,一下子就把这次演练的战术门槛给拉高了。 而作为回应,中国海军的编队在外围拉开阵势,两艘052D型驱逐舰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它们是舰队防空的核心,直接构成了一面坚固的空中盾牌,这明显就是“你出招,我接招”的架势。 水面之下的较量同样精彩。澳大利亚的“安扎克”号护卫舰与新西兰的“特卡哈”号护卫舰,皆为在反潜作战领域造诣颇深的舰艇,凭借专业能力在该作战方面表现出色。 中方队伍里呢?两艘054A型护卫舰也是反潜领域的好手,这简直就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专业PK。这种部署清晰地告诉对方:你在任何一个技术领域想占便宜,我都准备好了专门的力量来应对。 不过,真正让这场对峙性质发生改变的,并不是这些冲在一线的作战舰船,而是那些决定了“你能在这里待多久”的支援力量。 一场联合军演,说白了,终究是一次临时性的力量展示。可中国海军的编队构成,却透露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盘算。 关键就在于那艘901型综合补给舰。它的出现,就像是给整个舰队配上了一个超级移动电源和粮仓,能持续输送燃料、弹药和各种物资。 这意味着,中方舰队压根儿就不是来“围观”一下就走的,而是摆出了准备长期驻留的姿态,把一场短时间的监视,变成了一场比拼耐力的持久战。 更厉害的是,还有一艘电子侦察船在悄无声息地作业。它就像一个信息黑洞,把对方演习区域的所有电磁信号全部吸收。 这让中方的“围观”不再只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是信息层面上的掌控,直接把对方的实弹演练变成了给自己“喂招”的情报富矿。 说到底,所有战术和战略动作,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主权。此次演练选址别具深意,其本身便氤氲着浓厚的政治意味,仿佛在无声中传递着某种隐晦却又不容忽视的信号,引人深思。 黄岩岛,这片在历史长河中纷争频仍的海域,宛如一个天然的敏感舞台,为当下这场军事互动提供了独特的演绎空间,吸引着各方的目光。 中方多次郑重强调,其对这片海域享有无可争辩之主权。这一主张拥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与坚实的法理支撑,不容置疑与侵犯。 菲律宾派出的那艘“拉蒙·阿尔卡拉斯”号,在这个背景下,就成了一枚意味深长的“特殊棋子”。 这艘三千多吨的船,前身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船只,军事上的价值其实相当有限。但它作为“东道主”出场,象征意义直接拉满。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把这场多国军演和菲律宾“家门口”的利益绑定起来,给外部势力的介入找一个本地化的理由。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政治操作,与中国一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立场形成了巨大反差,也恰恰揭示了这片平静海面下,军事姿态和外交辞令之间难以调和的现实张力。 参考资料:1.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来源:“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2025-11-01 13:04:47 2.网易新闻:美菲澳新四国南海秀肌肉,中国 5 舰近距离监控,无声围观成教学现场——2025-11-04 20:19:30

0 阅读:0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