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1-12 11:13:44

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毕竟,这次火炬传递不光是体育活动,更是国家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个象征性动作,谁出现谁缺席,其实都透着点信号。 从权威报道来看,这次火炬传递在大湾区的安排是相当用心的。火种从北京传到大湾区,分别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传递,不仅仅是体育层面的意义。 更是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体现。尤其是在香港,火炬传递安排了多位政商名人参与,像郑家纯、郭炳江、霍启刚这些名字,平时也常出现在重大活动中。 参与这种场合自然顺理成章。澳门方面,何超莲也现身站台,作为何鸿燊家族的一份子,亮相更是象征澳门和内地联系紧密。 而李家这次的缺席,媒体没有公开解释原因,李氏家族也没有任何回应。但不回应,不代表大家心里没数。李嘉诚虽然在香港商界地位举足轻重。 但近年来他在内地的形象和态度,一直是个微妙的话题。他早年大量投资内地房地产,也曾因“撤资”风波被舆论点名。 虽然后来也有澄清和正面回应,但公众印象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各大家族都在积极响应政策,李家的低调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从实际角度来看,李泽钜和李泽楷的确不太爱抛头露面,尤其是在涉及政治或公共象征意义的场合。李泽钜长期主理长江实业,风格一向稳重保守; 李泽楷则更偏向科技、媒体领域,两人都更喜欢在市场上做事,不太参与这些官方色彩浓厚的活动。但问题就在于,这次火炬传递已经不仅仅是活动层面的事。 它背后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是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体现,这种场合上缺位,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态度问题。 再说得直白一点,火炬传递这种场合,不只是传一根火炬棒,而是传递一种立场、态度和归属感。你参与了,说明你支持、你响应国家的号召; 你不参与,也没人会强迫你,但大家心里就有杆秤。尤其是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的大背景下,香港的角色更显得重要。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炒作“香港问题”。 但香港的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就是深度对接国家战略,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这个大势下,本地商界的表态和站队,其实就是一种政治信号。 李家当然没有公开表示“不支持”,但这种沉默,在当前这个讲求表态的氛围里,本身就很有意味。更何况,其他几大家族都已经用行动表示了态度。 就李家缺席,反而把关注点全吸引过去了,变成了“你不来才是新闻”。说到底,这也不能怪媒体敏感,毕竟在香港商界,李嘉诚的影响力太大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市场和民意。 从历史角度看,李嘉诚的确有过辉煌时期,他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无人可以否认。但时代在变,国家的发展格局也早已不同。 今天的大湾区,不再是少数资本大佬说了算的年代,而是由国家顶层设计推动的区域战略协同。在这种背景下,谁积极参与,谁就能在新的格局中占得先机。 反过来说,谁观望、谁犹豫、谁缺席,也可能在未来的博弈中边缘化。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前段时间的中东局势,特别是以巴冲突升级,一些跨国资本在敏感区域的布局也受到影响。 这也让人重新思考什么叫“安全的投资环境”。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稳定、可预测、政策连贯性,反而成了全球资本的新避风港。 在这种大环境下,身处香港的企业和家族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要不要更明确地表态站队?这不仅是商业选择,更是战略眼光的体现。 所以说,李家这次的缺席,虽然没人说破,也没有硬性要求,但它确实让人看出了某种态度上的“保留”。而现在的香港,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可以“两头下注”的香港了。 谁真正看清大势,谁就能在新时代找到位置,谁犹豫不决,谁就可能被时代甩在后头。这不是情绪化的判断,而是从政策导向和现实局势中可以清晰看出的趋势。 李嘉诚曾经是香港的“超人”,但时代总要往前走。在国家层面不断强化大湾区协调发展、推动香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参与与否,都会成为未来历史中的一页。 这次火炬传递,谁出现谁缺席,虽然只是表象,但其实早已写在大湾区这本“时代账本”里了。

0 阅读:34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