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声音急于全盘否定清朝,并灌输1644史观。其目的不是反清,而是为了制造分裂

鹏天云光 2025-11-12 12:48:03

近期有声音急于全盘否定清朝,并灌输1644史观。其目的不是反清,而是为了制造分裂。所以我们要保持警惕。 咱们得承认,清朝的历史,尤其是开头,确实有很多让人痛心疾首的地方。就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事情悲剧,是咱们民族历史上的一道道伤疤。 但谁要是想全盘否认这些,那就是在歪曲历史。这种的论调,问题出在它太极端,太片面了。它把清朝描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外来政权”,把满族同胞完全当成“外人”,把清朝统治下的这三百多年说成是中国历史的“中断”和“黑暗期”。这种“1644史观”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它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历史的断裂带。 它告诉我们,1644年之前的中国是“真正”的中国,之后的中国就是“被殖民”的中国。这么一来,问题就严重了。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咱们今天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根基在哪里? 新疆、西藏、蒙古这些广袤的疆域,是在清朝时期才真正稳固地纳入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成为咱们国家一部分。如果否定了清朝,那这些地方的归属感不就动摇了吗?这不就是在给那些想搞分裂的人递刀子吗? 他们把清朝说得一无是处,可历史的事实是复杂的。清朝的皇帝,尤其是前几位,就比如康熙、雍正、乾隆,他们是非常勤政的。他们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没有清朝这几代人的努力,咱们今天中国的版图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咱们常说“康乾盛世”,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比如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一百多年里,社会相对稳定,人口也大幅增长,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人口和疆域的基础。这难道不是清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吗? 而且,有人说清朝毁灭了汉文化,这更是站不住脚的。清朝的统治者,一方面保留了自己的一些民族特色,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和继承了汉族的传统文化。科举制度照样实行,儒家思想依然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四库全书的编纂,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大规模整理和总结。 文化可不是在交流融合中发展的。满族文化融入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也因为这种融合而变得更加丰富。历史是一条大河,它一直在流淌,一直在变化,但始终是那条河。硬要在中间筑起一道坝,说前后的水不是一回事,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所以说,我们看待清朝,一定要有一个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既要看到它后期腐朽没落,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前期开拓进取,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和民族构成基础的一面。 历史不是一块可以随便敲碎的玻璃。它是一幅完整的画卷,有明亮的色彩,也有阴暗的笔触,但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全部记忆。 那些急于全盘否定清朝的人,他们不是不懂历史,而是太懂如何利用历史了。他们通过放大仇恨,制造对立,把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隔离开来,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瓦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历史都无法形成共识,整天为了几百年前的是非对错吵得不可开交,那还怎么谈得上团结一心? 因此,我们保持警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告诉所有人,清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满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我们承认历史上的悲剧,是为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们有足够的胸怀和智慧去正视自己复杂而完整的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而不是被历史所束缚,才能团结所有中华儿女,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