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中国已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给中国再次复兴的机会,它们会趁机要我们的命的,就像消灭印第安人一样,无论抵抗的还是投降的都会被消灭。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发生,我们中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永远强大,但这谁也不敢保证。二是将所有潜在的敌人全部消灭,斩草除根。 现在中国发展得快,但欧美总想卡住我们脖子。从历史看,大国崛起往往伴随老霸主的打压。英国当年对美国崛起就采取安抚策略,避免直接冲突,但那是因为美国没直接挑战英国核心利益。 换到今天,中美关系不一样,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各种手段使出来。特朗普时代就开始了贸易战,拜登继续加强技术管制。 美国出口管制制度修改,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限制关键部件出口。这不是简单贸易纠纷,而是想遏制中国科技进步。 外交部报告指出,美国对华政策从遏制到战略竞争,根源是进攻性现实主义逻辑,担心中国强大削弱自己地位。中国外交强调实事求是,但美国神话中国威胁,煽动国内支持对华强硬。 冷战时美国对苏联也是这样,超越遏制战略,目标改变苏联制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大滑坡,转型30年,普京上台后想恢复大国地位,但外部制裁和内部问题让它难翻身。 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但经济衰退,工厂停产,通货膨胀,基础设施老化。西方趁机施压,限制资源出口,加剧恢复难度。中国如果不小心,类似情况可能发生。 印第安人灭绝就是活生生例子,美国政府从1776年后发动1500多次袭击,屠杀印第安部落。联合国公约定义种族灭绝,美国对印第安人屠杀、强制迁移、同化,完全符合。 人口从500万锐减到25万,强制同化政策持续到20世纪。印第安人公民权到1924年才承认,但歧视还在。沙溪屠杀等事件臭名昭著,美国牧师带队杀害印第安人。这样的历史警示我们,弱势时对手不会手软。 美国零和思维根源是维护霸权,把中国增长视为损害。零和博弈在威慑理论中常见,西方用博弈论分析国际策略。2018年起美国极限施压,关税、科技封锁如芯片法案,供应链重构。 89家中国企业列为军事背景,限制采购美国技术。贸易战影响深圳芯片等高科技,技术封锁更大挑战。企业失业,生产线停摆。 特朗普2.0政策强调美国优先,审查出口管制,堵漏洞针对战略对手。中国应对需破局,智库建议理解摩擦深度,避免多输局面。 中美摩擦不只经济,还重塑全球格局,国家政策与企业博弈复杂。 科技遏制影响全球合作,美国脱钩断链,挤压中国空间。小院高墙策略,加大核心投入争夺优势。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受冲击,5G、AI、半导体领域争端频发。国际贸易本该互惠,但零和思维让它变成对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