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菲律宾是否值得 援助菲律宾是否值得?这问题最近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有人说都是邻居该帮一把,也有人骂菲律宾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咱先别急着站队,看看这几年发生的事儿,再下结论也不迟。 就说今年11月,菲律宾接连遭台风“海鸥”“凤凰”袭击,灾情惨得没法看。宿务省71人死亡、65人失踪,全国超359万人受灾,578处洪水、4万栋房屋受损,连首都马尼拉都泡在水里 。更揪心的是,很多村子被泥石流冲得干干净净,老人孩子只能挤在临时帐篷里,吃不上热饭喝不上干净水。这种时候,谁看了不揪心? 可揪心归揪心,中国这次的援助却特别谨慎。外交部只说“正在评估需求”,红十字会先捐了100万美元现汇,和过去比起来低调多了。为啥?看看菲律宾这些年的操作,换谁都得掂量掂量。去年台风“麦德姆”刚过,菲律宾转头就在南海和美国搞联合巡航,还让加拿大军舰进了苏比克湾,这不是明摆着一边要援助一边捅刀子吗? 更可气的是,中国援助的物资居然被挪用。2024年中国捐赠的医疗设备,被菲律宾军方扣在仓库里,说是“优先保障军事需求”,气得当地灾民在网上骂娘。还有防洪工程的钱,马科斯政府三年花了5450亿比索,结果宿务省260亿建的防洪堤,台风一来全垮了,原来钱都进了官员腰包,项目成了“幽灵工程”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把钱随便扔进去打水漂? 有人可能要说,那美国、日本这些盟友总该帮忙吧?可现实比电视剧还讽刺。美国号称“亚太盟友”,这次只通过联合国给了25万美元,连灾区一天的物资消耗都不够。日本承诺的500万美元,到现在还在走流程,澳大利亚的净水设备被扣在海关,理由是“安全检查”。倒是中国网友看不下去,自发捐了上百万件衣物和药品,可都被菲律宾海关卡着,说要“统一分配”,最后能到灾民手里的没多少。 再看看菲律宾政府的骚操作。这边老百姓在洪水里挣扎,那边总统马科斯忙着和美国签协议,新增4个军事基地,其中卡加延省的基地离台湾岛才几百公里,明摆着要当美国的“桥头堡”。更绝的是,他前脚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后脚就和日本、澳大利亚在南海搞联合军演,把救灾物资堆在港口不管,气得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在公开场合摔文件。这种“要钱不要命”的玩法,连菲律宾老百姓都看不下去,民调显示马科斯支持率暴跌到18%,创下历史新低。 其实中国对菲律宾的好,菲律宾老百姓心里有数。2013年“海燕”台风,中国24小时内就送去200万美元和1万吨大米,“和平方舟”医院船在灾区待了一个月,做了44台手术,救活几百条人命。2021年“雷伊”台风,中国又捐了400万美元物资,援建的学校和医院到现在还在用。这些事儿,菲律宾媒体都报道过,不少灾民还专门给中国大使馆写信感谢。 但感情归感情,国与国之间打交道,不能只讲情怀。菲律宾这几年在南海小动作不断,2025年就搞了230多次挑衅,还把中国告到国际法庭,这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行为,换谁受得了?更关键的是,菲律宾政府腐败透顶,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该国40%的基础设施资金被挪用,援助物资能真正用到灾民身上的不到三成。这种情况下,盲目援助不是帮他们,反而是给腐败分子送钱。 那是不是就该彻底不管了?也不是。毕竟老百姓是无辜的。中国可以学欧盟,搞“条件性援助”——想拿援助可以,先把防洪工程的账查清楚,把挪用的钱追回来,再签个协议保证不把物资用于军事。或者像土耳其地震那样,直接派专家组过去,监督资金使用,手把手教他们建抗灾设施。这样既能帮到灾民,又能避免钱被贪污,还能赢得国际口碑,一举三得。 说到底,援助不是“撒钱游戏”,得讲究策略。菲律宾现在的问题,根子不在天灾,而在人祸。如果马科斯政府不改变“靠外援过日子”的心态,不根治腐败,就算全世界的钱都砸进去,也填不满这个窟窿。中国有句老话:“救急不救穷。”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在菲律宾拿出诚意之前,谨慎援助,反而是对两国关系最大的负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