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加迪夫国立博物馆上演了一出引人深思的艺术事件。化名为"马罗"的先锋艺术

麟开祥趾 2025-11-13 10:08:37

近日,英国加迪夫国立博物馆上演了一出引人深思的艺术事件。化名为"马罗"的先锋艺术家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行为艺术——他将一幅由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画作《空盘子》悄然混入博物馆的常规展览中。这幅作品被巧妙地悬挂在19世纪欧洲绘画展区,与众多名家真迹比邻而居长达数日。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期间共有327名参观者驻足欣赏过这件作品,其中包括多位艺术评论家和专业策展人,却无一人察觉异样。直到一位来自都柏林的艺术系学生艾琳·奥康纳在细致观摩时,发现画作的笔触呈现出数字艺术特有的质感,随即向工作人员提出质疑。经查证,这幅描绘"身着校服的男孩手持空盘静坐"的作品确实不在馆藏目录之列。 博物馆管理层在紧急声明中谨慎措辞:"我们确认在维多利亚时期展厅发现一件未经授权的展品,现已依照藏品管理规程将其撤除。"据内部人士透露,这件作品采用了高仿真古典画框,其展示位置的选择也经过精心考量,恰好填补了因借展而产生的墙面空白。 艺术家本人在个人创作日志中详细阐释了这件作品的诞生过程:"《空盘子》的构思源于对当代教育制度的隐喻,我仅提供了基础构图草图,约92%的绘制工作由经过文艺复兴绘画数据集训练的AI系统完成。"他特别强调,这次创作实践是对"艺术与技术共生关系"的探索:"从岩画到数字艺术,创作工具的革新从未停歇。将AI排除在艺术创作之外,就像拒绝摄影机进入画室一样荒谬。" 艺术史专家指出,这种未经授权的展示方式被称为"文化游击战",是当代街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马罗第三次成功实施"博物馆渗透计划",此前他曾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和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完成过类似艺术实验,每次都能引发关于艺术认证体系和创作主体性的激烈讨论。

0 阅读:1
麟开祥趾

麟开祥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