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

芝士讲解员 2025-11-15 15:17:18

蔡正元说:雄而不霸的结果,注定在国际上是不会有真正朋友的。因为不霸者没人怕,没人怕,那事情就多了。可清朝当年就是“雄而不霸”,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的软骨头,内里烂透了,就算想霸也没那实力。 蔡正元这番话直戳人心,点出国际舞台上光有体面不够,还得有真本事,要不然就容易被围攻。 回想清朝那段历史,早年间确实风光无限,康熙乾隆时代,版图扩张到顶峰,控制着从中亚到东南亚的广大区域,人口爆棚到四亿多,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 周遭小国像蒙古部落、缅甸王国都得低头纳贡,送来马匹、宝石啥的,换取清廷的认可和贸易特权。 那些使者一来北京,就得行大礼,称呼清帝为万岁爷,场面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清朝皇帝们觉得自家是老大,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不过是边角料,不值得深交,就搞起了海禁政策,只准在有限地方通商,摆出高姿态:我不抢你的地盘,你也别来烦我。 这种心态听着稳当,可骨子里藏着隐患,因为它忽略了世界在变,而清朝却停在了原地。 转眼到乾隆晚年,问题开始冒头,表面上看,宫殿金碧辉煌,官员们穿戴华丽,可底下已经开始松散。 贪污成了家常便饭,和珅这家伙就是典型,他掌权期间,家产积累到相当于清廷二十年财政收入的规模,宅子里藏着无数珍宝,甚至连仆人都富得流油。 地方官更乱套,收税时层层加码,农民本就苦哈哈的,一场洪水或干旱下来,赈灾银子被官员们瓜分得所剩无几,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起义闹腾不断。 白莲教起事就闹了九年,耗费军费上亿两银子,把国库掏得见底。 官场买官卖官成风,你有钱就能上位,上位后就想着回本,政策执行全靠糊弄朝廷,皇帝远在天边,地方成了一盘散沙。 军队这边更拉胯,八旗兵原本是满族精锐,入关时勇猛无比,可太平日子过久了,这些人成天遛鸟赌博,弓箭都拉不动,马匹见了就腿软。 绿营兵招募汉人,本该是主力,可士兵们忙着给长官打杂,或自己开店挣外快,军营成了摆设,兵器锈迹斑斑,嘉庆帝想整顿,可根子太深,改不动。 等到道光年间,英国人带着先进火炮和轮船过来闹鸦片贸易纠纷。 清廷派林则徐禁烟,本是好意,可英国借机开战,几千英军对阵清军十几万,结果清兵一听炮响就四散逃窜,海军的木船被铁甲舰碾压,广州、南京接连失守。 战后签了南京条约,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割让香港,还开了五个通商口岸,从此门户大开,列强蜂拥而至。 俄国人瞅准机会,趁清朝虚弱,派兵占了黑龙江以北大片土地,签了瑷珲条约,抢走六十多万平方公里,没费一枪一弹。 法国人则在越南下手,逼清廷承认越南独立,还想染指广西云南。 甚至日本这个昔日小弟,也在甲午年发起挑战,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赔款两亿三千万两银子,割让台湾澎湖,海军梦碎得彻底。 八国联军入侵时,北京城被洗劫,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狼狈逃到西安,签了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全国老百姓人均一两,负担重得喘不过气。 那些曾经朝贡的小国如朝鲜、琉球,转头投靠日本或西方,再没人把清朝当大哥。 经济上,清朝彻底掉队,西方工业革命轰轰烈烈,英国人发明蒸汽机,工厂日夜运转,生产布匹钢铁效率翻倍。 美国人搞铁路网,货物几天跨洲,而清朝还靠手工农耕,农民用牛拉犁,妇女纺纱织布,一年产出勉强够用。 朝廷怕洋货冲击本土,坚持闭关,禁止进口机器和技术,结果本土产业停滞,银子外流严重,鸦片输入更让民众上瘾,体质衰弱。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率众起义,席卷江南,杀了上千万人口,打了十四年,朝廷靠借洋债和汉人地方武装才勉强平定,国力元气大伤。 这些乱象环环相扣,早年的盛世家底被挥霍一空,内部腐朽让外部压力雪上加霜。 清朝想维持“雄”姿,可没实力支撑“霸”道,国际上没人敬畏,自然也没真朋友帮忙。 列强们看穿了虚弱本质,就轮番瓜分,租界遍地,关税被控制,铁路矿产被外资把持。 晚清试图自强,办洋务运动,建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造轮船火炮,可官僚拖后腿,资金被挪用,效果有限。 李鸿章张之洞这些重臣想变法,可慈禧一党守旧,戊戌变法刚起步就被镇压,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 宣统帝登基时,清朝已是风雨飘摇,辛亥革命一爆发,就彻底崩盘。 蔡正元的话提醒大家,历史不是白过的,清朝的惨痛经历告诉我们,国家光表面风光不行,得有内功底子,强大起来,才能在世界立足,交到靠谱伙伴。

0 阅读:0
芝士讲解员

芝士讲解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