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部长坦言!中巴经济走廊620亿投资遇阻,问题根源在自身。 作为“一带一路”标杆项目,总投资达62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自2013年启动以来,一直是中巴友谊的硬核见证。 但近日,有“中巴经济走廊先生”之称的巴基斯坦规划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尔,公开坦承走廊发展遇到“障碍”,影响了预期效果,而核心责任在于巴方“治国理政的效能”。 伊克巴尔直言,由于缺乏高效协调机制,巴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沟通不畅,导致部分工程推进滞后,“我们错过了一个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造成了资金投入效率不足”。 不过他同时强调,中方在项目推进中始终保持着十足的定力与韧性,“他们在制度衔接、治理升级上投入大量精力,对投资收益的重视和互利共赢的坚持,让我深感钦佩”。 事实上,走廊建设既有亮眼成果,也面临现实挑战:萨希瓦尔、卡西姆港两大燃煤电站已按期并网发电,喀喇昆仑公路通行能力显著提升,成为中巴合作的成功典范。 但瓜达尔自由区水电配套曾进展缓慢,如今巴方正推进太阳能解决方案,计划通过宏微电网+储能系统破解电力难题,还能为当地渔业每年节省超100万美元成本;备受关注的ML-1铁路项目,总投资预计达2.3万亿卢比(约合68亿美元),虽因资金缺口和前期筹备滞后尚未全面开工,但中巴双方已达成分阶段推进共识,首期32亿美元工程将优先建设卡拉奇至海得拉巴段,力争年内启动。 值得关注的是,安全风险也对部分项目造成影响,巴方已承诺设立特别安全部门,联合执法力量保障中方人员与项目安全。 中巴经济走廊已迈入2.0阶段,双方正推动合作从“政府对政府”转向“企业对企业”,仅2025年就签署了85亿美元合资协议,中国更是连续多年成为巴方最大外资来源——2024-25财年巴方吸引的24.6亿美元外资中,近一半来自我们。 伊克巴尔曾动情表示:“巴中关系从未经历过‘秋天’,始终如‘春日’般蓬勃”。 如今巴方正视自身短板,中方持续坚守合作初心,随着协调机制完善、分阶段推进落地和安全保障升级,这条承载着两国期盼的经济走廊,终将突破障碍,成为互利共赢的典范。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标杆项目,620亿美元投资的成果与挑战客观存在。巴方正视治理协调短板、中方坚守合作初心,双方以分阶段推进、模式升级破解阻碍,印证了务实互信是国际合作的核心支撑,也彰显了“全天候友谊”下共克时艰的合作韧性。 网友们说走廊推进遇阻折射出大型跨国项目的共性难题:治理效能、跨部门协同直接影响投资效率。 这启示国际合作需前置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同时也证明,唯有双方正视自身短板、双向补位,才能让巨额投资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能,避免错失战略机遇。 中巴经济走廊这事儿看得挺明白,巴方敢主动认自身协调的问题,真挺实在!中方一直稳扎稳打不放弃,双方这么互相配合,才是真朋友该有的样子。 大项目推进哪能没磕绊,只要坦诚面对、一起想办法,这620亿的合作肯定能越走越顺,实打实造福两国人! 各位读者友友们,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