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厕所上的代价太大了!”浙江,女子和婆婆散步后,有些尿急,婆婆领她去一家康养中心二楼上厕所。第二天,却接到民警电话。紧跟着,康养中心张贴告知函,说她们强行进入不对外开放的卫生间,造成漏水,损毁地板,损失高达3到5万,要求赔偿,否则就起诉。女子丈夫看了监控视频后,却提出4点疑问。 据1818黄金眼11月15日报道,事情发生在2023年11月26日下午两点多,李女士陪着婆婆在外面溜达,两人突然都想上厕所。 婆婆是附近小区的业主,对周边环境很熟,便提议去社区配套的康养中心解决一下,到了门口,发现门虚掩着,里面虽然没开大灯,但看起来也不像是完全封闭的样子,墙上还贴着下午一点到五点开放的告示。 两人没多想,就推门进去,径直上了二楼的卫生间,在她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借用”,可谁知道,这趟厕所上完,麻烦就悄悄跟来了。 几天后,李女士突然接到了民警的电话,核实她们当天是不是去过康养中心,虽然警察排除了她们非法闯入的嫌疑,但这件事让李女士心里犯起了嘀咕。 果然,没过多久,更大的风暴来了,康养中心直接在家门口和小区大门,张贴了一份印着她和婆婆全名的《告业主函》。 函上白纸黑字写着,婆媳二人在康养中心闭馆期间,强行闯入,使用了不对外开放的卫生间,并且离开时没有关水龙头,导致水漫金山,泡坏了地板和墙纸,损失高达三到五万元,要求她们立刻协商赔偿,不然就法庭上见。 这一下,李女士和婆婆彻底懵了,门明明是虚掩的,怎么就成了“强行闯入”?水龙头明明拧得紧紧的,怎么就成了“没关”?这不就是明摆着栽赃陷害吗? 街坊邻居们看着大字报议论纷纷,让婆婆觉得脸都丢尽了,李女士的丈夫知道后更是火冒三丈,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他决定亲自去康养中心讨个说法,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丈夫一到现场,就觉得不对劲,他首先试了试那扇门,发现如果真的锁上了,凭两个女人的力气根本推不开。 而且,墙上贴的开放时间写得明明白白,她们去的时候正是在营业时间内,何来“闭馆”一说?为了弄清真相,他要求查看监控录像。 这一看,疑点更多了,监控录像清晰地记录了婆媳俩进出卫生间的全过程,录像里能听到,两人先后用完厕所、冲水,等她们离开后,卫生间里就再也没有持续的水流声了,这说明,她们走的时候水龙头肯定是关好的。 更蹊跷的是康养中心提供的那段所谓的“漏水证据”视频,视频是保安在第二天凌晨两点多拍的,画面里保安嘴里念叨着“水龙头没关”,可当丈夫把视频定格放大后,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细节出现了——那个被指控“元凶”的洗手池,边缘竟然是干的!一点水渍都没有。 他心里琢磨,要是水龙头真开了十几个小时,水早就漫出水池了,池子边上怎么可能干干净净?这视频八成是后来补拍的,想制造一个假现场。 紧接着,丈夫又在监控里发现,积水最早出现的地方,并不是婆媳俩用过的那个卫生间,而是走廊另一头的一个中医理疗室。 那个理疗室里同样有洗手池,水龙头也能出水,这就很奇怪了,漏水点明明在别处,为什么偏偏要把锅甩给上厕所的婆媳? 为了彻底搞清楚,李女士的丈夫提出了一个最直接的要求:提供事发当天的水表数据,如果真像康养中心说的那样,水龙头开了十几个小时,水表的读数肯定会异常飙升。 然而,面对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康养中心却开始支支吾吾,找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肯提供,这下,丈夫更加坚信,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妻子和母亲就是被找来背黑锅的“冤大头”。 这件事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也炸了锅,很多人都觉得康养中心的做法太离谱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碰瓷吗?证据漏洞百出还敢要五万,保安的视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吧?” “最气人的是把人家全名贴出来,这是索赔还是人身攻击?还没定论呢就搞得人尽皆知,太缺德了!” 大家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地指向了康养中心的蛮不讲理,说到底,这件事之所以让人愤怒,不仅仅是因为那三五万的索赔,更是因为康养中心处理问题的方式充满了傲慢和不尊重。 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们首先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报警、贴大字报、公开个人信息,试图用舆论压力逼迫对方就范。 这种做法,已经不是简单的民事纠纷,而是对个人名誉和隐私的公然侵犯,他们似乎忘了,要别人承担责任,首先得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链。 一家提供服务的康养中心,本应以诚信和关怀为本,如今却为了推卸自身场地维护不当可能造成的损失,不惜冤枉两位只是临时借用厕所的普通人。 这种行为,不仅暴露了管理的混乱,更丧失了最基本的道义和担当,想让别人赔钱,可以,但请拿出证据来,而不是靠猜测和栽赃,这件事拖了两年还没解决,恐怕不是因为事情复杂,而是因为有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讲道理。 信源:1818黄金眼2025-11-15——李女士反映,两年前和婆婆一起在社区康养中心上了一趟厕所,之后被起诉,要求赔偿三到五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