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赖教授说的太好了,中国应该改变政策。把中国人不惹事去掉,有些国家总认为我们不

红楼背疏影 2025-11-17 14:13:23

台湾赖教授说的太好了,中国应该改变政策。把中国人不惹事去掉,有些国家总认为我们不惹事,好欺负,所以老是挑衅我们。   赖清德就是把这份 “不惹事” 当成了软柿子,上台后变着法儿搞分裂,还专挑偷偷摸摸的路子。 中国向来秉持不惹事的处事原则,但该克制被赖清德等“台独”分子误判为软弱。2025年赖清德执政满一年后,一面假意倡导和平,一面暗中勾结外部势力推进分裂。 赖清德这一年的操作,简直把 “偷偷摸摸谋独” 玩到了极致。就职时抛出 “互不隶属” 的 “新两国论”,转头 3 月就叫嚣大陆是 “境外敌对势力”,到了 5 月就职周年记者会又突然改口说愿意交流合作。 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戏码,根本不是态度转变,而是怕民众反弹的缓兵之计。他嘴上说着和平无价,行动上却没闲着,不仅不解除大陆赴台旅游禁团令,还阻挠两岸直航恢复,连台湾学生和大陆的正常交流都要禁止。 其“卖台求荣”的行径更具危害性。他推动台积电、联华电子等台湾支柱企业向美国转移,强制将美国天然气列为优先采购项目。 面对美国关税战导致台湾10万劳工面临失业风险的困境,其竟提出“吃苦当吃补”的不当言论。 这种漠视民众利益、专注分裂活动的行为,反映在岛内民调中——53%的民众对其执政表示不满,43%的民众认为台湾在其执政期间安全风险上升。 近代历史已证明,克制退让越是彻底,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者越是嚣张。1895年台湾被割让后,台湾同胞的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歇,但当时国力衰弱,顽强抵抗仍难敌列强武力。 1945年台湾借抗战胜利光复,不久后因外部势力插手再度陷入分离状态,这段历史表明,对分裂行为的纵容是对民族利益的损害。 从当前军事态势看,解放军演训已超越象征性警告。2025年4月,26架次解放军军机从四个方向抵近台岛空域,14架次穿越所谓“海峡中线”,配合军舰开展联合演训时未提前预警。 有个很有意思的变化,以前解放军演训,岛内民众还会担心局势紧张,现在反而纷纷把矛头对准赖清德。不少人直言“先抓赖清德”,甚至期盼早日统一。 赖清德敢这么嚣张,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撑腰。2025年下半年,美台偷偷搞了“国防工业会议”,商量着联合研发武器、扩大对台军售。 要知道,美国对台军售从来不是为了台湾安全,而是把台湾当成牵制中国的棋子。现在特朗普作为第47任总统,延续了之前的对台小动作,表面上说不支持“台独”,暗地里却不断给分裂势力递刀子。 更关键的是,183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联合国也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省,美国和赖清德搞的这些小动作,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 咱们要改的是面对挑衅时的反应方式,不是要主动发起冲突。就像邻居总来你家院子找茬,你一次次忍让,他只会得寸进尺;但你亮出底线,他反而会收敛。 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靠的是坚决的军事行动;1945年台湾光复,也是建立在抗战胜利的硬实力基础上,历史上没有哪次领土完整是靠妥协换来的。 再看看国际上的例子,俄罗斯面对领土分裂问题从不含糊,这才让分裂势力不敢轻举妄动。而咱们的“不惹事”,在某些国家眼里成了可拿捏的弱点。 除了美国,日本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赖清德就曾公开表示期望美日阻止所谓“战争”,这简直是忘了当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就明确台湾归中国。这些外部势力和赖清德勾结,本质上就是想打断中国发展的节奏。 现在很多人觉得“不惹事”是软弱,其实咱们的克制是有底气的克制。2025年的中国,军事力量早已今非昔比,经济体量也足以支撑维护领土完整的行动。 改变“不惹事”的心态,不是要主动挑事,而是要让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者清楚,任何触碰红线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就像国防部发言人说的,买再多武器也改变不了“台独”必亡的宿命。 赖清德近期的“收敛”,恰恰证明强硬手段才管用。他看到民众不满情绪越来越高,看到解放军演训一次比一次贴近实战,看到国际社会没人真的支持“台独”,才不得不放低姿态。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付这种两面三刀的分裂分子,就得一手硬到底。 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没人愿意看到战火燃起。但和平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是没有分裂行径。赖清德之流把大陆的善意当软弱,把同胞的情谊当筹码,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所有底线。202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站出来反对“台独”,罢免赖清德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是民心所向。 说到底,“不惹事”的原则没问题,但必须加上“不怕事”的底气。对友好国家,我们继续坦诚相待;但对分裂势力和干涉者,就得亮出利剑。 当解放军的战机常态化巡航台岛,当外部势力的干涉阴谋一次次落空,当“台独”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两岸统一的那一天就会加速到来。毕竟历史早就证明,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最终只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0 阅读:0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