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白起说了一句话,证明赵括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站在尸山血海间说了句大实话:“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话像根钉子钉在史书里,撕开了后世对赵括“纸上谈兵”的刻板印象——敢情那位被唾沫星子淹死两千年的赵将军,临死前还给秦军扒了层皮? 咱们先看数据。赵军被围时,断粮四十六天,士兵“内阴相杀食”,饿得啃同伴尸体。换一般人早崩溃了,但赵括愣是把三十多万饿殍捏成拳头,四次组织敢死队突围。白起用了多少人围他? 史料没明说,但按《史记》“秦王发河内十五岁以上悉诣长平”的记载,秦国几乎举国动员,兵力至少五十万。 结果呢?赵军被坑杀四十万(存疑),但秦军也“死者过半”,按最低二十万算,相当于每两个赵军倒下,就拉一个秦军垫背。这战绩,让后世总说赵括“只会读书”的人脸往哪儿搁? 再看赵括的操作。他接手时,廉颇已经龟缩三年,赵国粮仓见底,邯郸都开始吃人(《史记》载“内阴食其子”)。 赵王急得跳脚,换谁来都得打——除非想学后来的宋襄公等死。赵括改防守为进攻,其实是吃透了赵国国情:拖不起,必须赌一把。 他的战术也没问题,秦军佯装败退时,赵军追击五十里没散架,说明阵型纪律还在;被围后分兵四路突围,甚至亲自带队冲锋,这可不是读兵书能学来的临场决断。 最绝的是,被围期间赵军居然没哗变,饿着肚子还能听将令,换现在哪个CEO能让员工饿两周还996? 有人说他中了白起的诱敌计,可问题是——他根本不知道对面是白起!秦国玩阴的,偷偷把王龁换成“人屠”,赵括的情报系统还停留在跟王龁扯皮的阶段。 要是知道对面是擅长围歼的白起,他大概率会像李牧那样打防守反击。这就好比你玩王者荣耀,系统突然把你从青铜局扔进巅峰赛,对面还是职业选手,换谁不懵? 更憋屈的是后勤。秦国为了这场仗,秦王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少年运粮,赵国呢?粮道被断后,邯郸居然没派一兵一卒救援——赵王把所有赌注都押在赵括身上,结果发现自己连张底牌都没有。 赵括被围时,手里攥着赵国最后的家底,却连口热粥都喝不上,换成廉颇,难道能变出粮食? 白起的那句“死者过半”,其实道破了真相:赵括输的不是战术,是国力。他带着一群饿了四十多天的士兵,把秦军精锐揍得满地找牙,最后战死时还保持着冲锋的姿势。 后世总笑他“长平战神”,却忘了他接手的是个必输的局——就像让新手司机开破车走悬崖路,翻车了怪司机技术差,却没人提这车早该报废了。 最讽刺的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又撑了三十年。要是赵括真的无能,秦军早该趁势灭赵了,何必等到秦始皇?白起的话,何尝不是对对手的尊重? 两千多年后,咱们终于能看懂:那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纸上谈兵”者,其实是替赵王的贪心、廉颇的保守、赵国的腐朽,扛下了所有骂名。毕竟,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写的,而失败者,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赵括的战绩这么说嘛,唐生智都打的比他好。他到了长平直接临阵脱逃,长平赵军做鸟兽散,长平百姓四散逃亡。秦军兵不血刃拿下长平。这个结果都比全军覆没四十万被坑杀好得多,对赵国,对百姓,甚至对他名声都好的多。打出还不如临阵脱逃的巨大耻辱败绩还有什么好说的?
用户10xxx56
赵国输在国力。赵国外交失败,赵军在前线作战,如果有其余五国中一二国支援赵军粮草后勤,胜负尚未可知。
阿东 回复 11-19 17:28
没有任何史料说赵国粮草不足,后勤有问题。
旅行 回复 11-19 12:04
不可能,都等着他们两败俱伤呢,如果赵国赢了,统一华夏的就是赵国了
饿了
“今”长平虽破,这个今是什么时候?是你们意淫的赵括时期吗?秦国内空跟后勤全体出动跟赵括有个屁关系。那是人家廉颇长期消耗的功劳!不是赵括被围拿几十天能做到的!长平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敢说长平之战赵国是必输的局面。你无能一辈子在社会底层不代表别人也不行。
阿东 回复 11-18 12:32
白起这句话是长平之战2年后,秦军围攻邯郸时说的,那句伤亡过半,说的是围攻邯郸的军队被廉颇打败,死伤过半。
苏米 回复 阿东 11-18 13:36
[点赞]小编张冠李戴[哭着笑]
巨石灵王
不是秦国用了离间计使赵王把廉颇换成赵括吗?秦国不可能选个更强的对手。
无无名 回复 11-18 22:04
秦国也耗不起了
相反的我 回复 11-19 09:54
在赵洗面前秦人都是白痴,秦给自己换个更厉害的对手打着痛快
阿东
白起这句话,说的一定不是赵括
苏米 回复 11-18 13:37
白起是说过这话,但是在两年后对廉颇说的。
岁月匆匆 回复 11-18 21:22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realplayreal
这么说吧,赵括最多是战术家,但战略大失败
蓝天 回复 11-19 07:44
战略上赵国耗不起,长平之战,五国希望秦赵两败俱伤,外援难指望,必败之局。结局1赵括进攻被围,2廉颇逃跑被追杀。邯郸之围时,五国怕赵国被灭,出兵解围。
睿睿居士 回复 11-19 12:42
战略由赵括说了算吗,因为他姓赵?[哭笑不得]
萬事如意
现在越来越多的歪理邪说派专门给赵括、刘禅、崇祯等一些人洗白,中国应该来一场正史文化大检查,抓住这些歪理邪说派审问一下居心何在。
晨旭朝阳 回复 11-18 21:32
这话严重了,无非是作者个人观点,为败者立传也不是不可以。赵括的失败如同荆轲,同样悲壮,亦是英雄
饿了 回复 11-19 14:51
史书好像从来没说赵括无后吧!都改姓了,是也不认!
GGG
先搅乱历史,再加入虚无主义,最后来个颜色革命,国际开发署标准动作
用户17xxx69
自媒体天天意淫
神猫大侠
白起说大王出动打邯郸市军队是长平的一倍,长平40万,邯郸得80万,再算上长平战死的20万,剩下的20万一个不残废,也得100万大军,国内一个不剩,你觉得可能吗
用户42xxx57
正解,40万被俘,还有什么战绩比这个更糟糕的呢?
星浪
春秋、战国好像没有临阵脱逃的将军
琉璃药师
陕西人顶白起 河北人洗赵括
核桃与土豆 回复 11-19 02:39
河北人也不洗赵括的
半夜
赵国那时候可是很强的,不然怎么敢和秦国干的,赵国骑兵7国最强,要不是国力和主帅水平差了秦国太多,还真不好说。
孤影横窗倚斜阳 回复 11-19 05:11
跟我想法一样,100分的试卷赵括拿了0份差的不能在差了,还有人吹他
用户10xxx42 回复 孤影横窗倚斜阳 11-19 08:41
翻案的意思:赵括是考0分,可他把试卷写满了,应该评为优生
小伙爱读书
他为什么会被包围?????
tiny
一下子围住三四十万人,这包围圈内人口密度得多高?那个年代条件要一下子围住这么多人真的好难,唯一能做到的包围就是运用地利条件实现以点带面包围,而赵括就真蠢到梭哈全部人马进峡沟,被人前后一截就围住了。况且赵国骑兵一绝,无论是野战还是侦查都是有局部优势。他就算把骑兵部队单独布置两翼外围也不会惨败。说到底,他就是纸上谈兵货色
用户11xxx04 回复 11-19 00:53
长平战场大约长30公里,宽10公里的,东西两面是山,河谷地带。白起派2.5万,攻下赵军后方关隘,把大军与后方进行分割开来。白起再派5000人,把被包围赵军进行穿插分割,分别聚歼。现代考古,根据万人坑的数量,骨头伤痕,与被坑杀40万数字,相差很大。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司马迁记载赵括军被坑杀40万,这个数字应该是假的。如果说,2.5万攻下关隘,然后据地而守,是可能的。5000人,把长30公里,宽10公里的营地,40万人营地,进行穿插分割,冷兵器时代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赵国兵力,数据记载,应该是夸大其词。
相信总会有一天大海把沙漠染蓝
赵王如果有战略眼光,就派赵括率领骑兵,从榆林那边突袭秦国,直逼咸阳,迫使秦国撤兵,赵武灵王曾勘探过这条路。
一笑而过
各种洗白各种黑
用户10xxx86
四十万兵冷兵器时代被围46天?怎么可能?
psllin
这有什么好洗的?可以说全国主力都交给你了,你被人包围了,要不是秦王没一鼓作气灭了赵国,哪里还有后来的赵国啊
6689
现在洗白白人真的很多,都是些拿到好处不想负责的。
丁顺古
长平之战秦军死伤不多。死秦军是后面打邯郸廉颇死守和信陵君带援军打败秦军时战死的。
独孤求败
特么就赵括那水平还去洗?40万一个不剩,还他领军有方?你不如说他是忽悠大神,毕竟不是忽悠的话,是很难做到40万一个不剩的,不是我吹牛,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可能比他干得更好,毕竟没有比他做更更差的结果
孤影横窗倚斜阳 回复 11-19 05:13
确实是100份赵括拿了0分还能有比这更差的嘛?
用户10xxx42
赵括真的很有才能,差点被白起乘胜进军灭赵,要不是朝堂斗争,赵王都要无后。
风云再起
如果赵括有头脑的话把兵力布置在上党以北与廉颇形成犄角之势夹击当时的王齕,起码可以自救。
陆威
坑杀40万,赵国就40万兵力吧,坑杀之前一个没死?
8589785
纸上谈兵,误人误国。
睿睿居士
长平之战,决策者不是赵括,而是赵王,赵括只是执行。赵王不想再耗下去,才会替换廉颇,用赵括进行赌博,结果输了,赵括替赵王背了锅,没毛病。
用户98xxx93
多看看历史书,别在这里胡说八道
凡人
实话说,长平之战,赵国比秦国有地利优势,毕竟粮道距离赵国更近,如果赵军深沟高垒防守,在冷兵器时代秦军还真不容易占到便宜,赵王也确实因国力难以支持长期消耗才不得已想速战速决,启用赵括也是不得已,因为廉颇只善于工事防御而不善野战,之前数次野战都败于秦军,而秦军大将白起极其善于野战,尤其善于迂回穿插进而分割包围,任何国与国之战,输赢都是诸多因素决定,绝非单靠那个将领。
刘灵龙 回复 11-19 01:54
古代打仗主帅能力就是胜败的重要因素,因为古代没有电话,战前全凭主帅决断。
骆驼刺
同一段历史,同一段的记载,不同时代、不同目的的人竟能做出大相径庭的解读。是历史的问题还是历史记载者的问题,抑或是后世解读者的问题?
刘灵龙 回复 11-19 01:37
历史就是秦国上下听到赵国换掉廉颇后,举国同庆,还要争论什么?
用户16xxx47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jazzy
无论如何诡辩,事实证明,白起用计让赵括替换廉颇是正确的,赵括是不是草包已经不重要了,白起能轻松拿捏他
核桃与土豆 回复 11-19 02:43
在坐各位网友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比赵括做的更差,因为没有更差了啊!
阿墉
整篇文章关于廉颇就是个黑点,廉颇不清楚秦的实力吗?争取所说赵括是不得不打,因为拖不起。所以廉颇不是保守,是国力不允许
阿墉 回复 11-21 02:41
好吧,我被无知打败了,败的无语,你高兴就行
核桃与土豆 回复 阿墉 11-21 07:57
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说赵国粮草不及,就自媒体整天胡扯蛋
古月胡
打了败仗有什么好说的?战场不认你是否败的有理。战场只认输赢,不认原因。
用户10xxx04
慈母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不惜说他纸上谈兵,避免他走上战场。赵国女人没格局,容易这个病,就像赵太后不肯送质子一样。母亲的袒护,没想到确给后市留下了一个黑他的理由。为国捐躯,少年英雄,敢当大任,如果没有纸上谈兵的评论,或许就是悲情英雄了。就算是两位优秀的将军对战,也总有一输一赢,而赵括输了就被大家套上了这句话。大家真的觉得赵王的智商为零吗?你都看出来的事,赵王不懂吗?
用户15xxx16 回复 11-18 20:44
又来一个洗赵王的,有些人智商很高,但关键时刻为负,这个赵王犯的错很少吗
CYB 米兰
人家廉颇就会耗……洗你个头白
1234567
长平之战这么说吧,赵国要赢不容易,但是比赵括这种结果要容易几十倍。。。
孤影横窗倚斜阳 回复 11-19 05:12
100分赵括拿了0分,我上也不会比他更差了
红潮
赵国的纸啥样?
用户61xxx73
秦强赵弱 廉颇主守 与秦拼后勤 国力。赵括主攻 就是因为国力不济 只能铤而走险 输之必然!!! 俄乌之战同理
核桃与土豆 回复 11-19 02:41
廉颇已经看到胜利的希望了!战争这玩意,只要战略是对的,就一定能赢,不要说赵国扛不住了这种扯淡话
刘灵龙 回复 11-19 01:50
你连赵括怎么被围都不知道,就瞎逼逼你连赵括都不如。只要他安稳待在中军不玩先锋,秦军能不能安全撤退都是一说。
龘勥皸王
切。
睿睿居士
长平之战,决策者不是赵括,而是赵王,赵括只是执行。赵王不想再耗下去,才会替换廉颇,用赵括进行赌博,结果输了,赵括替赵王背了锅,事实如此,没毛病。
冬日太阳
战略问题!本来国力不如秦(几代人变法图强)。秦国大部分边缘是安全的,守住函谷关,其余国家全上都够呛!而赵国说不上四战之地,但是和周围国家都有历史恩怨,又拉不开大的差距,自然是你强你占便宜,我强我占便宜!所以其它国家不能合力,都是千方百计想占邻居便宜。秦抓住关键时机,和赵打了几年,周围硬是没有一个国家倾力帮助!说白了就是没有团结起来,单一国家不可能是秦国对手!没有唇亡齿寒的理念(几百年没有统一的历史惯性,即使有,后面鼠辈还不是搞一个盟友背刺偷袭!)。赵国打得弹尽粮绝,周围都是看热闹………后来为什么没有亡国?一个是秦也扛不住那莫大消耗,二是看热闹的醒悟过来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
静悄悄的懒洋洋
你说的真好!要是你去替赵括了估计都打赢了吧。统一七国的是你。
小伙爱读书
雷军也是这么宣传自己的!!!
几比
强如张无忌,虽然在光明顶风光无限,但如果碰到的是张三丰,那还不是一个下场。赵括也许不如白起,但也是那个时期最接近白起的将军了,假以时日,未可知也!
火星农民工叔叔马丁
赵括面对死局,应该打开思路,带四十万军队调头回去把赵国灭了,宰了赵王,然后通知六国,老子没粮食了,你们不给吃的,老子立刻投降秦国,联合秦国回头打你们,谁不给粮就屠你们全国
晨旭朝阳
对作者的观点有同感,赵括的失败如同荆轲,同样悲壮,亦是英雄
张宽庆
先生是这个浮躁的网络时代里少有的明白人。现在有很多的网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唯以成败论英雄,人云亦云的附和说赵括就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绣花枕头,把战败的锅硬扣在赵括头上,还说什么这是史上最惨的败仗云云。我真替赵括感到冤屈!
南墙
还是廉颇高明,几十万大军去追一个有准备的队伍。失败几乎是定律,因为大军了一追,队形肯定有乱,敌人以逸待劳,对敌方肯定有利。廉颇高明之处就是守。赵括失败之处就是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