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之间确实存在一种“默契”:中日一紧张,日韩的独岛(竹岛)争端就跟着升温;而当美国需要拉拢两国对付中国时,争议又突然降温,恢复军演和对话。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奏,不是巧合,而是三国在利益、历史和外部压力下形成的动态平衡。 日本在对华问题上强硬,是想向美国表忠心,换取安全保障和经济支持;韩国则趁机翻出历史旧账,用独岛问题牵制日本,既安抚国内民族情绪,又在中美之间保持灵活空间。独岛争议本质是殖民历史的伤疤,韩国一揭,日本就疼,这牌打得准、打得狠。 而美国是背后操盘手。它需要日本当“矛”遏制中国,又要韩国当“盾”稳住半岛。一旦日本走得太远,美国就默许韩国“发难”,让局势不至于失控。日韩关系的冷热,说到底,是跟着美国战略节奏走的。 再加上两国国内政治的需要:日本右翼靠“抗中”拉票,韩国政府靠“反日”聚民心。于是,每当东亚风起,历史问题就变成政治工具,轮番上阵,彼此呼应。 至于日本右翼为何能主导政局,关键在四条路: 一是政治抱团,议员组小圈子集体施压; 二是财团出钱,政客办事,形成利益闭环; 三是控制媒体和教科书,天天灌“中国威胁”,给年轻人洗脑; 四是渗透官僚体系和大学,打压反战声音,为扩军铺路。 结果就是,谁当首相都得低头,不然就下台。 要破这个局,也得四招: 第一,拆台——逼日本公开政治献金,支持国内和平力量上台; 第二,断钱——制裁右翼关联企业,让它没钱运作; 第三,揭皮——用真实史料曝光其篡改历史、煽动仇恨的嘴脸,让年轻人觉醒; 第四,围堵——联合受害国,搞“历史正义联盟”,让右翼在全球臭名昭著。 只有把这四招连环打出,才能打破右翼的话语垄断,让日本走出历史阴影,真正走向和平理性。
见高市早苗不是中国对手,美国要推另一亚洲强国出来,比日本还猛。美国还是不老实,眼
【11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