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亮眼难阻股价跌超30%,小米的“增长甜蜜”与“估值烦恼”当1131.2亿元营收、80.9%净利润增幅的亮眼财报,遇上盘中跌破38港元、较6月高点回撤超30%的股价,小米集团正上演一场“业绩与估值”的背离戏码。11月19日港股早盘,其股价持续下探,即便前一日披露的2025年Q3核心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仍未能扭转资金出逃态势,这种反差背后,是市场对短期利好兑现与长期挑战的深度博弈。从财经视角看,股价承压的核心逻辑藏在“三重预期差”里。一是利好提前透支,小米汽车单季盈利7亿元、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将提前达成的亮点,此前已通过股价上涨部分兑现,财报发布后反而触发“落袋为安”的抛售;二是成本与竞争压力,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暴涨导致手机毛利率降至11.1%,2026年购置税补贴减半又将挤压汽车利润空间,卢伟冰直言“明年压力远大于今年”,让市场对盈利持续性产生疑虑;三是业务确定性分歧,二期汽车工厂产能滞后、订单转化率下滑,叠加手机高端化推进缓慢、海外市场份额波动,削弱了“人车家全生态”的增长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并非缺乏长期价值——前三个季度235亿元研发投入逼近去年全年,6G研发与自动驾驶技术储备彰显科技底色,汽车业务从0到1实现盈利仅用两年,成长速度业内罕见。但短期来看,市场更关注“确定性”:当同行比亚迪凭借稳固的行业地位抵御调整时,小米多业务线的成本压力与竞争风险,让资金选择暂时规避。如今股价跌破40港元关口,是恐慌性抛售还是价值洼地显现?分歧的关键在于2026年能否化解成本压力、稳住汽车盈利。你认为小米股价回调至当前价位,是否已释放主要风险?对于其“手机控成本+汽车抗周期”的双主线策略,你更看好哪条线率先带动估值修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点赞关注一起跟踪小米的业绩兑现与战略落地!
财报亮眼难阻股价跌超30%,小米的“增长甜蜜”与“估值烦恼”当1131.2亿元营
小六谈商业
2025-11-19 15:16: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