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孤儿成年靠乞讨为生,在他23岁时,突然从中央来了一批人:“我带你找妈去,你妈是个首长,快跟我走”。1952年,江西井冈山24岁的农民石来发正在地里干活,突然被几个穿体面衣服的人拦住。石来发以为遇到骗子,挣脱着要走。这时,他年迈的外婆从屋里出来:"孩子,跟他们去吧。"一句话,揭开了这个井冈山孤儿埋藏24年的身世秘密,他的生母,竟是现任广州市委书记的革命女战士曾志。时间回到1928年的井冈山,时任红军女战士的曾志在根据地经历三天三夜难产,生下儿子石来发,孩子的父亲是半年前牺牲的烈士夏明震。产后20多天,曾志在病榻上决定将孩子送给当地副连长石礼保夫妇抚养,取名石来发。离别前,她最后一次亲吻儿子脸颊,谁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24年。石礼保夫妇将他视如己出,但命运多舛,养父母早逝后,年幼的石来发与外婆相依为命,靠乞讨度日。白天要饭,晚上和外婆挤在破屋子,经常挨饿受冻。直到成年后能打工挣钱,祖孙俩才过上稍微安稳的日子。24岁时,他已成家立业,在井冈山当普通农民。在1951年,中央慰问团到井冈山,副团长阎宝航接到特殊任务,寻找石礼保之子石来发。多方打听后,终于找到已23岁的石来发,当干部告诉他"生母是位大首长"时,石来发直摇头:"我母亲早没了,这肯定是骗局。"直到被接到广州,见到已成为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母子才真正相认。但令人意外的是,团聚后石来发选择返回井冈山。他说:"我要给外婆养老,我的家、我的根都在井冈山。"回到井冈山后,石来发成为护林员,默默守护这片养育他的山林,他从未利用母亲的身份谋私利,始终过着清贫但踏实的农民生活。曾志去世后,家人按她遗愿将部分骨灰安葬在井冈山,墓碑是块普通黑石,刻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如今,石来发常坐在母亲墓碑前,一坐就是很久,他理解母亲当年的选择,更明白那份跨越24年的母爱从未改变。这个曾靠乞讨为生的孤儿,最终在生母奋斗过的井冈山上,找到了真正的根与归宿。不是权势,不是富贵,而是血脉相连的亲情,和守护这片红色土地的朴素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