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江门开平市金鸡镇,一座山体被悄然挖空。向下700米,一个巨大的地下王国隐藏

在广东江门开平市金鸡镇,一座山体被悄然挖空。向下700米,一个巨大的地下王国隐藏其中。这里没有宝藏,没有机密,只有一个巨大的、正在被精心组装的“玻璃球”。它的目标,是捕捉宇宙中最神秘的“幽灵”——中微子。 这个“玻璃球”的学名,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这是一个由中国主持,汇集了全球智慧的超级工程。它的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那一年,项目正式立项,中国科学家决定向中微子这个世界级难题发起冲击。2014年7月,一个庞大的国际合作组组建完成,来自中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5个研究单位,共同加入了这场探索之旅。2015年1月10日,在江门开平市的这片土地上,实验建设正式启动。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深入地下700米?因为中微子太狡猾了。它被称为“幽灵粒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每秒有高达3亿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过你的身体,你却毫无察觉。为了捕捉这些“幽灵”,科学家必须把实验室建在厚厚的岩层之下,用山体屏蔽掉宇宙射线等所有干扰,只为等待那亿万分之一的中微子碰撞。 这个巨大的“玻璃球”,其实是一个装满特殊液体——液体闪烁体的探测器。当中微子偶尔撞上液体中的原子核,会产生一闪而过的微光。探测器内壁上安装的数万个光电倍增管,就像无数双高度敏感的眼睛,负责捕捉这转瞬即逝的光芒。这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直到2024年11月20日,最后一块光电倍增管模块才安装完成,标志着探测器主体终于建成。紧接着,12月18日,液体灌注启动。到了2025年2月8日,实验正式开始液体闪烁体的填充,整个装置开始苏醒。 这个耗时十余年,投入无数心血的工程,究竟为了什么?内蒙古网友“阿连杂货铺fe”的提问,代表了所有人的好奇:“不懂就问,扑捉这些‘幽灵粒子’干啥?”354个赞,说明这是一个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 答案,藏在宇宙最深的奥秘里。江门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测定中微子的质量顺序。我们知道中微子有三种,它们在飞行中会互相“变身”,这种现象叫中微子振荡。但它们的质量谁轻谁重,至今无人知晓。解决这个问题,将直接冲击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可能开启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更是理解宇宙起源、物质构成的关键一步。 除此之外,这个巨大的探测器还能做很多事。它可以精确测量中微子的混合参数,研究超新星爆发、地球内部甚至太阳核心产生的中微子。它甚至能寻找一种理论上存在却从未被发现的“不活跃中微子”,以及宇宙中最稀有的现象之一——质子衰变。可以说,这个地下700米的“玻璃球”,是一个窥探宇宙多重秘密的窗口。 当这样一项前沿科学走进公众视野,总会引发有趣的联想。广东网友“星座相对论”的评论充满了哲学意味:“小的时候我说有鬼,你让我相信科学;现在我相信科学了,你又告诉我有鬼。”1474个赞,这条评论精准地捕捉到了科学的浪漫与反差。科学最终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比任何神话都更奇妙的真实世界。 另一位广东网友“徐徐无声0jxs”则开启了“打工人”模式的脑洞:“以前大家只是生前是打工人,这回倒好了,死后灵魂被捕捉回来继续打工,你们以为死了一了百了,没门!幽灵还是被捉回来继续打工。”204个赞,幽默的调侃背后,是公众对这项宏大工程的独特解读。中微子,这个宇宙的“原住民”,在人类的探测器里,确实是在“工作”——帮助我们揭示宇宙的规律。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迈出的坚实一步。它不再仅仅是跟随和应用,而是在最前沿的探索中,扮演起领导者的角色。这个地下700米的“玻璃球”,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人类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丰碑。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深的地下,人类的目光也能望向最远的星辰。 当2025年液体灌注完成,探测器正式运行,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将把目光投向这里。他们期待着,那些来自太阳、来自超新星、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幽灵粒子”,能在江门的地下,留下它们独特的签名。而每一个被捕捉到的信号,都可能改写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这,就是基础科学的魅力,它不直接创造财富,却能拓展人类文明的边界,为我们带来最深层次的启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借鉴

0 阅读:0
金建论冰川中探险的勇士

金建论冰川中探险的勇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