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收到噩耗,中国再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日方措手不及 11月19日,日本政府

红楼背疏影 2025-11-20 13:13:48

高市早苗收到噩耗,中国再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日方措手不及 11月19日,日本政府向共同社透露消息称,当天接到中国正式外交通报,将继续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意味着刚启程运往中国的日本水产,将被迫滞留或原路退回。(环球时报) 这是中方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的精准反制,更是对其违背核污染水排海承诺的直接回应。 中方此次行动并非临时起意,核心原因有二,每一条都有充分依据。首先是日方未能履行输华水产品的监管承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指出,日方迟迟未提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材料,这直接违反2025年6月中方有条件恢复部分进口时的约定。 国家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中方虽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四次赴福岛独立取样监测,未发现放射性核素异常,但这一结果的前提是日方配合提供全流程监管数据。如今技术材料缺失,相当于食品安全的“溯源链条”断裂,暂停进口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必要举措。 更关键的导火索是高市早苗的政治挑衅。这位日本首相近期在台湾问题上多次发表错误言论,公然触碰中国核心利益红线,引发中国民众强烈不满。 毛宁表示“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这句话明确指出核心——民心所向之下,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贸易合作都无从谈起。 此次暂停进口并非孤例,回顾中日经贸博弈史,中方的反制始终直击日本经济软肋,且效果显著。 2010年钓鱼岛事件期间,中方短暂限制稀土出口,直接导致日本稀土价格暴涨10倍,依赖稀土的电子、军工产业链近乎瘫痪,最终迫使日方收敛挑衅行为。 2012年野田佳彦政府推动钓鱼岛“国有化”,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日货,当年日本汽车对华销量大幅下滑,丰田、三菱等品牌同比降幅明显,日企在华市场份额被中韩企业快速抢占。 对比此次水产品暂停进口,历史规律再次显现,中国是日本水产品最大买家,2022年北海道扇贝对华出口额达430亿日元,占该品类出口的7成。 2023年8月首次全面暂停后,日本对华海鲜出口暴跌92.3%,2024年上半年农林水产品对华出口额骤降43.8%,相关渔村失业率飙升。如今再次暂停,对刚有复苏迹象的日本水产行业将构成沉重打击。 对日本水产行业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远不止“大客户”层面,而是关乎生存的“生命线”。北海道、冲绳等核心产区的渔民,已将中国市场作为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暂停进口期间,北海道大树町的秋鲑捕捞户收入锐减60%,多家中小型渔业公司倒闭。 日本曾试图寻找替代市场,但现实挑战显著。东南亚市场虽有需求,但消费能力有限,对高端扇贝、海参的接受度低于中国;欧美市场有严格的准入标准,且本土水产供应充足,日本产品难以形成竞争力。 时间节点更显尴尬,此次暂停恰逢日本水产出口复苏的关键期。11月上旬,首批恢复进口的北海道扇贝刚运抵中国,日本政府正计划扩大海参等品类出口,不少渔民已签订明年的供货合同。 如今禁令重启,刚启程的货轮需承担滞留港口的高额仓储费,或原路返回面临产品变质风险,日本水产企业的损失清晰可辨。 与日本的被动形成对比,中方此次暂停进口未产生明显负面影响,背后是成熟的替代供应链支撑。第一财经记者走访显示,国内日料店已完成食材替换,松叶蟹来自俄罗斯,三文鱼源自挪威,日本水产占比极低。 大型连锁超市也早有准备,大连产扇贝、山东海参等本土产品已经补齐了供应缺口。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不仅影响有限,还能给国内淡水养殖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加速水产供应链的自主化。 11月19日午后,A股水产板块集体拉升,国联水产等11只个股涨停,就印证了市场对本土替代的信心。 这与此前叫停日中友好活动的思路一致,均为“以局部影响倒逼中央政策调整”的策略。2023年日方发表涉台言论后,中方暂停山口县农产品合作,当地农户围堵县厅抗议,最终促使相关政客公开表态尊重一个中国原则。 此次暂停进口释放的信号明确:日本若不纠正错误,中方的反制将逐步加码。目前措施仅针对水产品贸易,若高市早苗政府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挑衅,或拒不履行核污染水排海的监管承诺,中方或将扩大反制范围。 历史反复证明,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2001年“大葱之战”中,日本单方面限制中国大葱出口,中方随即对日本汽车、手机加征100%关税,最终日本加藤公司等企业被迫裁员,合资项目流产。如今的日本水产行业,正在重蹈覆辙。 这场水产品贸易风波,本质是中国维护核心利益与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日方若要恢复出口,需满足两项条件:一是补齐技术材料,履行食品安全承诺;二是停止在台湾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挑衅。否则,中方将采取更严厉的反制,相关后果需日方自行承担。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中方已向日方通报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2025-11-19 16:55北京

0 阅读:55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