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总是敢于欺负中国,再而三的?毛主席曾经说: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争,最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20 21:04:02

日本为什么总是敢于欺负中国,再而三的?毛主席曾经说: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国度,无论是在清朝还是民国政府时期,中国人民始终都是在自己忙于自己的事情。   1937年南京保卫战那短短八天的血泪,把这病根扒得明明白白,每一个细节都疼得人攥紧拳头。 就看清朝末年挖的坑,那真是把 “腐败” 和 “涣散” 刻进了骨头里。就说北洋水师,看着挺唬人,铁甲舰摆出来气场十足,清廷前前后后砸了近 1 亿两白银进去,每年占财政收入的 4% 还多,搁当时也算下了血本。 可钱花在哪儿了?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当海军大臣时,心思根本不在军舰上,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讨好慈禧保住儿子的皇位,直接把海军经费挪去修颐和园。 李鸿章更有意思,早年还喊着 “停内府不急之需保军实”,转头就帮着凑了 260 万两给慈禧修园子,美其名曰 “以利息供修园之用”。 这边铁甲舰缺炮弹,那边颐和园的游船换得勤,简直是把国防经费当给太后的零花钱。 而荒唐的是官僚内斗能斗到战场上,帝师翁同龢跟李鸿章有仇,就借着管财政的权力死扣海军经费,哪怕知道军舰老化急需更新,也眼睁睁看着北洋水师成军后就停了 “添船购炮”。 到了甲午海战,这堆问题全爆了雷。军舰看着唬人,炮弹里掺沙子是常事,不是士兵不想打,是打出去的炮弹根本炸不开,采购经费早被层层克扣,军火商把沙子当火药填进去凑数。 指挥系统更是一团乱麻,各舰要么各自为战,要么见势不妙就跑,致远舰冲上去的时候,身边没几艘舰能跟上,最后只能孤零零地撞向吉野号。 这么一支被官僚们当政治筹码的舰队,输得一点都不冤,日本人看透了清廷的虚胖,野心自然越来越大。 这毛病传到民国也没好利索,南京保卫战把 “散” 的恶果扒得连底裤都不剩。 1937 年那八天,14 万守军对着攻城日军其实不算少,手里的轻武器甚至比日军还强点,打了五天仗也没出现成建制投降,可最后愣是崩得一塌糊涂。 根子还是指挥层先乱了阵脚,蒋介石一开始喊着死守,其实是盼着德国大使调停,等调停没戏就偷偷发电报让唐生智 “相机撤退”。 唐生智更离谱,先下令把船都开到江北搞 “破釜沉舟”,转头自己乘专门留的船跑了,临走前还补了道命令:能突围就突围,不能突围也能渡江。这道命令一放,部队瞬间成了没头苍蝇。 号称 “党国铁卫军” 的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开完撤退会直接甩下部队自己渡江。 高级将领带头跑路,底下士兵哪还有斗志?挹江门那边,部队为了抢着渡江互相开枪,自相践踏的死伤比战死的还多。 最后 10 万人挤在江边,船根本不够用,淹死在长江里的就有近万,剩下 9 万人要么缴械被俘,要么藏进城里被搜出来,全成了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城里几十万民众更惨,政府跑路时根本没组织疏散,大家只能瞎闯乱撞,连个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只能眼睁睁受欺负。 日军那边刚好反过来,明治维新后把 “组织” 俩字刻进了骨子里。 他们学德国建参谋本部,军令权直接归天皇管,上下一条线,想打哪儿就打哪儿。 甲午时日军舰队说突击就突击,指挥不含糊;南京攻城时步炮协同精准,跟咱们这边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早就摸透了中国的毛病:清朝是朝廷腐败、军队烂透,民国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战,官员只算自己的小账,民众像盘散沙,这样的国家可不就是块好啃的骨头? 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炮弹掺沙,到南京保卫战 14 万大军像尘土般溃散,30 万冤魂用命证明了 “散” 有多致命。 日军敢一次次来犯,不是他们多厉害,是咱们自己先松了劲、散了架。 那些逃跑的将领、克扣的经费、混乱的指挥,每一样都在给日本人递刀子。 这历史真不是让咱们记恨,是得记住:一群人攥成拳头才叫力量,要是各自为战,再多人也只是任人宰割的沙子。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