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军抓了个可怜伙夫,看他年纪大,还发路费让回家,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伙夫”竟是国军中将军长! 1948年底,平津战役打得如火如荼,国民党傅作义集团被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围得喘不过气来。傅作义的嫡系35军困在新保安,那可是他的起家部队,装备上百辆卡车,机动性强得像一支铁拳头。可解放军动作快,12月6日就切断了他们的退路,35军军长郭景云带着人马东撤时,半路遭阻击,死伤四百多,勉强退守新保安城里。傅作义急了眼,赶紧调104军军长安春山去增援。这安春山可不是无名之辈,早年太原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时候在长城一线立过功,亲率部队设伏干掉日军一个中将,从团长一步步爬到军长,手下104军纪律严,突击力足,常被傅作义当救火队使。傅作义还许诺,救出35军就升他华北副总司令,顺带任命西部地区总指挥。可电报传过去,译电员手抖了下,把“总指挥”写成“收容总指挥”。郭景云一看,火冒三丈,他本就看不上安春山这军校生,觉得人家有勇无谋,两人积怨老早了。这下郭景云更不配合,电报来往几趟,互相推诿,104军顶着炮火推进到马圈子村,离新保安就四公里,愣是冲不进去。东北野战军四纵队从侧翼包抄,安春山见势不妙,下令撤退。起初撤得还行,可到白羊城一带,他倔劲上头,坚持休整一晚。结果解放军夜行军合围,第二天总攻一来,104军士气本就低,瞬间崩盘,大部被歼,两千多士兵投降。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安春山部队散了架,他自己也落入解放军手里。按说军长身份一露,铁定成阶下囚,可他早有准备,脱下中将军服,换上破棉袄,抹把灶灰在脸上,围裙上洒点高粱米,佝偻着腰混进俘虏堆里。两个卫士也跟着伪装,咬定他是炊事班的,年纪大,拉来做饭的。解放军东野四纵队战士忙着清点俘虏,南口大庙临时营地人山人海,孙青和应振国负责审查。安春山低头哈腰,报称104军后勤,家里老母亲等着,战士小王一看这老头可怜劲儿,想起自家叔伯,多塞块窝头。登记时没深挖,按政策走:愿留参军留,愿回家发路费。安春山摊上后一种,领到两块银元和回乡证明,叮嘱别再卖命。谁知两小时后,一名国民党少校参谋招了,说这伙夫就是安春山,卫士早串供。战士们追出去,安春山已抄小路钻进瓦窑沟,往门头沟方向跑了。三天两夜,翻山越岭,鞋底磨穿,脚起泡,总算溜回北平。傅作义听说,拍腿叫好,拨两个保安旅和装甲团,帮他重整104军番号。 平津战役从11月底拉开帷幕,毛泽东战略高明,先围张家口,诱傅作义西援,拖住蒋介石系部队。东北野战军七十万精锐入关,华北野战军配合,分割包围傅作义二十五万兵马。12月8日,安春山奉命从怀来出动,统一指挥104军和16军,副军长王宪章带250师、269师西进沙城,夜间行军抢修公路,想接应35军突围。飞机掩护下,两个团猛攻碱滩阵地,华北三纵七旅560团硬扛,副团长王守仁组织反击,稳住防线。104军推进到马圈子,35军也试着东冲,可相距四公里,终究没合上。郑维山命令11旅侧击,七旅阵前反扑,黄昏时104军退下。12月10日,104军腹背受敌,西有华北二兵团,东有东北先遣兵团,收缩回怀来,解围计划泡汤。新保安那边,35军强征民夫筑工事,等援军等到绝望。12月21日,解放军总攻,三个纵队六万人压上,东门四纵,西南门三纵,西北角八纵。十小时巷战,歼敌一万六千,俘一万二千六百,缴炮164门、车377辆。郭景云自戕,35军全覆。安春山这边,撤退途中遭四纵和11纵追击,250师溃于居庸关西,269师夜逃白羊城,被11纵伏击,战斗一触即溃。俘虏集中南口,审查匆忙,安春山伪装过关,领路费走人。这政策是东野早定的,对国民党普通俘虏,留不留随愿,不留者发盘缠回家,体现军纪严,赢得人心。国民党那边,俘虏常遭虐待,哪有这待遇。 安春山逃出生天,北平城里傅作义集团人心惶惶。天津1月15日解放,北平成孤城,二十五万国民党军被围。傅作义召集团长议事,蒋系如石觉哭着喊死守,安春山站出来,讲自己被俘那段,解放军待人宽大,民心所向,继续打下去徒增伤亡。他这亲身经历,像一记重锤,砸醒不少人。傅作义本就动摇,1月21日下决心,和谈改编。1月22日协议签定,北平国民党军退出战斗,东北野战军接管,古都免遭炮火,居民照旧过日子。这事,安春山功不可没,他以104军军长身份签起义通电,和其他傅系将领一起,推动和平解放。说白了,这不光是军事胜利,更是人心向背的体现。国民党内耗严重,郭景云那种私怨就坑了多少人,安春山虽逃了命,但也看清大势。起义后,他留用,先后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委员、交通局局长、林业局局长,后调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政协委员。搞植树造林、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组织项目,贡献不小。1979年10月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