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必须拉爆中国吗? 美联储加息周期从2022年开始,到今年转向降息,中间经历了多次政策调整。美国为什么总被说成要“拉爆”中国经济?主要是因为美联储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全球资金回流,导致美元升值,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出口受阻。中国作为出口大国,自然成为焦点。 但实际情况呢?中国经济没那么容易崩。美联储高利率抑制通胀的同时,也让美国自己付出代价,比如企业借贷成本上升,股市波动大。一些分析指出,美国历史上有过收割其他国家的先例,像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或者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 但对中国来说,不一样。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超过3万亿美元,能缓冲汇率冲击。加上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结算越来越多,减少对美元依赖。 专家们在知乎和财经论坛上讨论,说美联储想通过金融手段压制中国,但中国产能过剩转为优势,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美联储降息后,中国股市反弹,显示出韧性。 总的看,美国这种策略更多是维持霸权,而不是必须针对中国。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联储降25个基点,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5%左右,没出现崩盘迹象。 美联储政策影响全球,但对中国具体怎么传导?加息时,资本外流压力大,中国央行通过逆周期调节,稳定人民币汇率。抛售美债就是一招,中国持有美债从高峰1.3万亿降到今年的8000亿左右,释放资金支持国内投资。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分析显示中国增长潜力有限,但忽略了中国科技进步,比如华为5G和新能源汽车出口猛增。 话说,美国想锚定中国商品维持美元地位,但中国商品多样化,从家电到高端制造,欧美买不到替代品。美联储鹰派信号放出时,日韩先受不了,汇率大跌,企业叫苦。中国则协调原料供应,取消部分补贴,转向高效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