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告诫:年轻人肯定回避不了的战争。他说,当下全球经济的核心矛盾,就是生产过剩

小茹吖 2025-11-21 08:18:09

温铁军告诫:年轻人肯定回避不了的战争。他说,当下全球经济的核心矛盾,就是生产过剩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而历史早就给出过答案 —— 资本主义世界一旦扛不住过剩压力,战争往往会成为最终选项。 远的不说,1929 到 1933 年的大萧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当时欧美各国工厂机器停转,粮食烂在地里,数千万人失业流浪。 资本主义解决过剩的传统套路,就是用战争摧毁别人的生产力,再把自己的商品和产能塞进被占领的市场。 那一场危机最终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 61 个国家和地区,上亿人卷入战火,本质上就是过剩危机的极端爆发。 现在的全球过剩,规模和复杂度比当年更甚。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 73%,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库存周转率连续三年下降。 美国的汽车行业库存积压超 400 万辆,欧洲的钢铁产能闲置率达到 28%,中国的光伏组件、家电等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更关键的是,过去支撑全球消化过剩的增量空间已经消失,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各国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下,“战争” 的形式早已不局限于炮火连天。贸易战是最直接的表现,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覆盖了数千亿美元商品,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三年增长 57%。 科技战更是刺刀见红,美国联合盟友搞芯片禁令,限制高端光刻机、半导体材料出口,本质上就是想摧毁中国的高端制造产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 2023 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萎缩 12%,但美国仍逼着荷兰 ASML 暂停对华高端设备供应,这种 “人为制造短缺” 的操作,和战争年代摧毁工厂没什么两样。 资源争夺的暗战也从未停歇。全球锂、钴、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价格波动剧烈,2022 年锂价暴涨 300%,背后是各国对新能源产业链的激烈博弈。 美国拉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搞 “矿产联盟”,试图切断中国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供应链;欧洲则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强制要求提高本土矿产自给率。 这些操作的核心,都是为了在过剩时代抢占资源控制权,让别人的产能 “无用武之地”。 年轻人觉得战争离自己很远,其实早已身处其中。 职场上的 “内卷”,本质上是劳动力过剩的体现;毕业即失业的焦虑,源于市场无法消化新增就业人口;就连房价波动、物价上涨,都和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资本流动密切相关。 这些看似日常的困境,都是 “无硝烟战争” 的具体表现,躲不开也绕不开。 温铁军说的 “自主改出全球过剩压力”,核心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但这绝不是在原有产业逻辑上修修补补,而是要跳出资本主义内生矛盾的陷阱。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最好的例子,2023 年出口量达到 173 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60%,靠的不是挤压别人的份额,而是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技术迭代,创造了全新的市场空间。 再看光伏产业,中国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把度电成本降到 0.1 元以下,让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竞争力,不仅消化了自身产能,还帮很多国家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 这种 “创造新需求、实现共赢” 的模式,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也是避开战争陷阱的关键。 温铁军的告诫,本质上是提醒年轻人认清时代背景。全球过剩的压力不会凭空消失,资本主义的旧逻辑还在制造冲突,但新的出路已经出现。 这场 “战争” 的最终赢家,不是那些擅长摧毁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创造的人。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