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到冬天就起不来?还真不是因为懒!】“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每到冬季,不少人就会“被床绑架”,即便起床,也总感觉昏昏沉沉,仿佛没睡醒。不过这种看似简单的“赖床”行为,并非单纯的“懒”。位于大脑第三脑室后壁的松果体,在黑暗环境中会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抑制神经兴奋,帮助我们入睡。在光照充足的季节,白天阳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使人保持清醒。冬天日照短,大脑分泌更多“催眠荷尔蒙”褪黑素,让人困成树懒。寒冷的环境和被窝内外的温差也会影响我们的起床速度。当感觉神经将寒冷信号传递给大脑后,中枢神经系统会抑制昼夜节律神经元的激活,阻碍大脑的觉醒和活跃过程。被窝内外巨大的温差让大脑直接死机,身体发出灵魂呐喊:“这班非上不可吗?”另外,在冬季,人们通常会将门窗关紧,抵御寒冷的同时也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大脑缺氧仿佛醉酒,反应速度堪比树懒,注意力堪比金鱼。部分人群在冬季可能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导致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疲劳无力等症状。同时,冬季新陈代谢速率会自然降低。当新陈代谢变慢时,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也会相对迟缓,大脑和身体的唤醒过程就会变得更加缓慢。(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