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撤走导弹系统,但台海的“雷”,还埋在那儿 美国部署在日本的“堤丰”导弹系统终于从日本撤走了。这事儿拖了两个多月,日本防卫省嘴上说是临时部署,结果演习结束还赖着不走,直到民间团体抗议才磨磨蹭蹭拆掉。这就是典型的“切香肠”战术——先试探底线,看反应再决定下一步。 这套导弹系统可不简单,战斧巡航导弹加上SM-6防空导弹,1800公里射程直接覆盖中国东部沿海。更值得玩味的是,他们同时在菲律宾也部署了同类系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这哪是什么联合演习,分明是在演练对华包围网的实际操作。 日本最近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演特别跳。高市早苗张口就是“生存威胁局势”,暗示要军事介入台海,这已经踩到了中日关系的红线。要知道,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明摆着限制海外用兵,现在居然敢公然讨论对台动武,可见军国主义思想又在抬头。中国大陆的反应很明确:旅行警告、取消交流、外交交涉三连击,就是要让日方明白乱说话的代价。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韩国和日本闹翻了。因为独岛(竹岛)争议,双方连联合军演都取消了。美国想搞的美日韩铁三角还没成型就先裂了条缝,这说明美国在亚太的盟友体系并非铁板一块。特朗普那句“我们的盟友比中国更多地利用了我们的贸易”,倒是说了句大实话。 美国这套导弹系统说是临时部署,但拖了这么久才撤,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既想威慑中国,又怕把事情闹大。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恰恰说明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已经陷入两难。真要打,他们承担不起代价;完全撤,又不甘心放弃围堵。所以搞出这种“进二退一”的把戏,既展示肌肉,又留有余地。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导弹撤走不代表威胁解除。美国在菲律宾的部署还在,美日军事合作还在深化。他们很可能转为更隐蔽的介入方式,比如情报共享、网络战准备,或者打着“训练交流”旗号的实际军事存在。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渗透,反而更值得警惕。 台海问题的本质是中美战略博弈。美国想把中国台湾变成遏制大陆的“不沉航母”,日本则想借机突破和平宪法束缚。但他们都低估了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能力。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做好万全准备——包括最坏情况下的军事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