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这个国家就

掘密探索 2025-11-21 15:48:08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这个国家就是新加坡,可能有的友友们会有疑问,两个国家起摩擦,关新加坡何事,我想说:事很大!!   新加坡这地儿,小得可怜,就724平方公里,还没咱们一个县城大呢,而且它连淡水都得靠进口,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紧巴巴,可就这么个小不点儿,在国际上混得还挺开,靠的就是一套“左右逢源”的本事。 从钱的角度看,新加坡跟中国和日本,那关系都铁得很,2023年,新加坡跟中国做生意,贸易额都超过1100亿新元了,占它总贸易额的15%还多呢,中国还是新加坡第二大投资来源国,给新加坡投了不少钱。   日本那边跟新加坡的贸易额也有680亿新元,投资存量更是高达350亿新元。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手里攥着马六甲海峡,这可是全球最忙的航运要道,要是中日闹得太凶,货轮都不从这儿走了,新加坡一年得损失上百亿新元,港口和物流行业也得跟着遭殃。   所以新加坡哪敢随便站队,两边都是大客户,得罪了谁都不行,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省得“丢了饭碗”。   从历史和文化上看,新加坡虽然华人占了七成多,可建国以后,人家就刻意淡化华人色彩,推行啥多元种族政策,官方语言是英语,还从小就教育老百姓,首先是新加坡人,然后才是啥华人、马来人、印度人。   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因为民族问题卷进大国之间的争斗,毕竟民族情感可以共鸣,但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可不想因为这点事儿惹上麻烦。 新加坡的“安静”,可不是啥都不说、啥都不做,人家那是精心设计好的“中立策略”,核心就是“不惹麻烦,不树敌人”。   历史上,新加坡就因为站错队吃过大亏,2016年,新加坡的装甲车在香港被扣了,表面上看是物流出了问题,实际上就是外交上的试探。   新加坡政府没着急上火地骂街,也没低声下气地求饶,而是不紧不慢地通过外交渠道沟通,最后把装甲车要回来了,关系也没闹僵,这事儿让新加坡明白了:在大国打架的时候,站队的风险太大了,保持中立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现在中日闹摩擦,新加坡的“安静”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知道,要是公开说支持中国或者日本,肯定会得罪另一方,说不定还会引发一连串的麻烦,影响自己在区域里的地位,所以它就装糊涂,不说话,用沉默来避免卷进争议。   同时它还通过做生意、搞文化交流这些方式,跟中日两国都保持好关系,这种“不站队但也不得罪人”的本事,让新加坡在大国打架的时候,还能过得挺滋润,成了区域里的“和事佬”和“平衡大师”。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对新加坡的“安静”挺纳闷儿的,甚至还有点失望,毕竟新加坡华人那么多,历史上还被日本侵略过,按理说应该更支持中国才对。   可后来我想明白了,新加坡是个小国,没实力在大国打架的时候硬碰硬,只能靠平衡术来保护自己,这种选择,虽然有点“功利”,但也是小国没办法的办法。   不过,新加坡的“安静”也不是没底线的,它虽然不公开说支持谁,但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还是会坚守原则的。   比如说台湾问题,新加坡就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这种“不站队但有底线”的态度,让我对新加坡多了几分尊重。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安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种战略上的选择,它让我们看到,在大国打架的时候,小国也能有自己的活法。   当然,我们也希望新加坡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能多想想历史和道义,毕竟有些伤痛,不是时间能抹平的;有些原则,也不是利益能交换的。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