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会谈结束,日本表态了!日本NHK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称:这次会谈,并

小依自强不息 2025-11-21 17:35:02

中日会谈结束,日本表态了!日本NHK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称:这次会谈,并不会改变政府之前立场,台海和平稳定对我国安全至关重要。 但这份表态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中方早已通过多渠道传递明确信号,从正式外交照会到赴日旅游留学风险提示,每一步都在提醒日方:涉台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插手都将付出代价。 可日本的回应却像拧巴的绳索——官房长官在镜头前强调“立场未变”,试图用程式化的外交辞令蒙混过关;另一边,高市早苗却对先前的挑衅言论拒不收回,强硬姿态几乎写在脸上。这种“双面操作”,哪有半分正视问题的诚意? 去过宫古岛的人都能感受到变化。 这座曾以海浪声为背景音的小岛,如今被巨大的弹药库、巡航导弹仓储区切割得支离破碎。道路旁军用车辆的轮胎印、夜空中频繁掠过的军机轰鸣,让当地居民忍不住吐槽:“以前数星星,现在数战机。”有军方人士透露,岛上弹药库存已按“全员快速部署”标准储备,紧张感像涨潮的海水,一步步漫过日常生活。 石垣岛同样如此。 直线距离台湾仅一两个小时航程的位置,成了日本军事布局的“前沿哨所”。这些年,安静的渔港旁多了雷达站,民宿老板们发现,来的“游客”里多了穿迷彩服的陌生人——他们不是来度假的,是来丈量这片海域的战略价值。 军事动作远不止于此。 去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明目张胆模拟“收复被占岛屿”;今年三月的“利剑25”演训,更是把焦点对准封堵关键海上通道。军方专家一针见血:这些套路,分明是二战“跳岛战术”的翻版——哪是什么防御,分明是带着进攻意图的前伸。 动作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今年日本防卫预算突破7万亿日元,接近一半砸向“西南诸岛防御”。若非白纸黑字的官方文件,谁会相信这是“防御”?分明是为地区冲突提前备足了“火药”。 美国在一旁递来了“火柴”。 冲绳驻军的F-35战机今年出动频次比去年激增近半,轰鸣声在琉球群岛上空几乎没断过。夏威夷那场“细节保密”的战略会谈后,日本为挤进美国核保护伞的核心圈,不仅主动开放关岛基地权限,还一口气下单120架F-35B。观察人士直言:这哪是“靠美保平安”,分明是抢着当“急先锋”。 北约也来凑热闹。 这个本属欧洲的军事组织,竟把联络处设在东京,硬生生把地缘博弈的战场搬到了东亚。地区安全的天平,被这样的“外来者”压得愈发倾斜。 木原稔在记者会上还在说“一贯主张台海和平”,可防卫省去年修订的战略指南里,早已把台湾列为“特别关注地区”。嘴上喊着“避免冲突”,脚却一步步往火线上挪——这样的“和平承诺”,谁信? 更关键的是高层态度。 现任首相高市早苗对历史问题的模糊立场、对靖国神社的参拜、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质疑,早已让邻国失去基本信任。在涉台问题上的跑偏言论,不过是这种危险倾向的延续。 最紧张的时刻发生在今年6月。 某次海上对峙中,双方雷达互相锁定长达47分钟,日本F-15J机组挂载实弹升空。中方回应同样强硬:山东舰编队穿越宫古海峡,舰载机多批次起降,用行动宣告——中国海空主权,不容侵犯。 经济领域的博弈也在升温。 日本限制23类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却忘了自己的“七寸”。九州电力一位高层私下坦言:“若稀土供应断了,我们的半导体企业撑不过一个季度;能源运输线再出问题,本土电力系统三个月内可能瘫痪。”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产业链的现实。 这些政策的代价,最终都要普通民众和企业买单。 当军费挤占民生预算,当地区紧张影响贸易,当初那些喊着“强化安全”的政客,会为飙升的物价、萎缩的市场负责吗? 日本或许忘了,历史早已证明:试图在台海问题上玩火,最终只会引火烧身。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小依自强不息

小依自强不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