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亿欧元的援乌“续命钱”卡在路上,欧盟的团结神话正被现实撕得粉碎——一边是乌克兰财政濒临断崖,一边是内部为钱吵成一团,这场救援更像一场自我拉扯的尴尬大戏。 2025年11月18日曝光的冯德莱恩信函,把欧盟逼到了墙角:12月前必须敲定援助,否则乌克兰政府薪资、医疗都将停摆 。可这钱从哪来?成员国“凑份子”难扛赤字压力,共同举债碰了匈牙利的主权红线,最终盯上的1400亿欧元俄冻结资产,又被比利时死死拦住——毕竟1250亿欧元都存在布鲁塞尔的欧洲清算银行,谁愿单独扛法律风险?。 更讽刺的是,曾经的“主力援乌方”美国早已抽身,特朗普政府砍断大额军援,欧盟只能硬接这个烫手山芋。一边是俄军11月17日持续打击乌能源设施、128架无人机空袭施压,一边是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因袭击降功率运行,核安全亮红灯。欧盟看似在救乌,实则在保自己:一旦乌失控,难民潮、地区动荡只会反噬欧洲。 可这场“零成本”的如意算盘,终究绕不开法律红线与内部撕裂。难道欧盟要为一场遥不可及的和平,赌上全球对欧元区的金融信任?12月的会议若再谈崩,所谓的“团结”不过是一戳就破的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