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济的这幅楷书《山石园华五言联》,虽尺幅仅为65×15cm×2 ,却在有限空间内尽显楷书之精妙与文字之深蕴。 从书法技法层面剖析,张廷济于楷书一道功力深厚。笔画形态上,起笔果断而沉稳,如“山”字第一笔竖画,切入纸张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尽显凌厉之态;收笔处又恰到好处,“石”字横画末端回锋收笔,坚实有力,增强了笔画的厚重感。笔画粗细对比虽不强烈,但在微妙变化间营造出丰富的节奏感,像“寿”字,撇捺舒展且稍粗,与其他相对较细的笔画相互映衬,使字体骨肉停匀,饱满丰腴 。 结构布局方面,其严谨而不失灵动。单字重心稳定,如“太”字,点画位置精准,撇捺的角度与长短配合巧妙,将整个字的重心牢牢稳住。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也处理得十分精妙,上联“山石寿太古”,五个字虽各自独立,却在空间上相互顾盼,“山”与“石”的大小、位置安排,使得整句一气呵成 。整幅对联的布局疏密得当,字距、行距适中,给人以规整有序之感,又避免了呆板,体现出张廷济对楷书结构高超的驾驭能力。 从风格角度来看,此作带有浓厚的传统帖学韵味,又兼具个人特色。它继承了唐楷的法度森严,却没有陷入程式化的窠臼。与欧阳询楷书的险绝不同,张廷济的楷书更偏向平和中正,似虞世南楷书般温润含蓄 ,但又在笔画的力度和形态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于端庄中见灵动,于规矩中显变化。 再看内容,“山石寿太古,园华香四时”,短短十个字,意境悠远。“山石寿太古”,言山石历经岁月沧桑,见证太古以来的时光变迁,带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永恒感,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浩瀚与历史的悠久 ;“园华香四时”,描绘园中之花四季飘香,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好的遐想。上下联相互映衬,一者厚重古朴,一者鲜活灵动,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张廷济作为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其书法创作深受金石学影响。这幅楷书对联虽为纸本楷书,但从笔画的质感中,隐约能感受到金石文字那种古朴、厚重的气息,仿佛能看到他在金石拓片中汲取养分,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书法创作中。此作是他书法技艺与文化修养的高度融合,以简洁的文字、精湛的书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清代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