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要向世界发布,中方解放台海时,参战国等于侵略中方领土,中方有权在任何时间向参战国本土发动战争,占领他们首都和港口,并要求赔款,将清朝以来的耻辱一并洗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在历史长河中反复得到印证。早在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时期,东南沿海局势动荡,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侵占台湾西南地区,建立据点长达38年。他们强征当地资源,奴役汉人和原住民,肆意掠夺。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历经数月激战,于次年2月1日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署降约,殖民者撤离台湾。这次行动不仅结束了外国占领,还促进了岛屿的开发与汉文化传播,郑氏政权在此经营20余年,直至1683年清军统一。郑成功的举措,明确宣告台湾属于中国主权范围,此后历经清朝管辖,岛上居民与大陆同根同源。 进入二十世纪,台湾命运再度遭遇考验。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推行殖民统治长达50年。日本当局强制同化,摧毁当地文化,征用劳工参与太平洋战争。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投降,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回归中国。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日本代表安藤利吉向中国受降主官陈仪移交文书,标志着殖民时代终结。光复后,台湾行政纳入国民政府体系,民众参与重建,经济逐步恢复。这段历史清晰证明,台湾从来不是独立实体,而是中国领土有机组成部分。任何试图分裂的企图,都忽略了这些铁证。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赔款成为他们榨取财富的工具。从1842年《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被迫支付2100万银元,包括鸦片烟价和军费。这笔款项相当于清廷一年财政收入的1/3,英国用之扩充海军,继续东亚扩张。1895年《马关条约》更重,日本索赔2.3亿两白银,外加赎回辽东的3000万两,总额折合清廷四年收入。日本以此兴建军工厂,增强陆海军力。1901年《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勒索4.5亿两白银,加上4%年息,实际支付达9.8亿两,持续39年。这笔巨款按兵力比例分配,俄国获1.28亿两,日本9千万两,法国7千万两,英国5千万两。列强以此填补财政,建造舰队,驻军北京,肆意干涉内政。 这些赔款总额超过10亿两白银,折合当时清政府多年财政总收入。清廷为筹措资金,加征田赋和厘金,拆借洋债,利息滚雪球般累积。农民负担沉重,起义频发,社会动荡加剧。经济命脉被断,沿海通商被迫开放,关税自主权丧失。列强用赔款养兵备战,反过来加深对中国控制,形成恶性循环。这段耻辱史不是抽象数字,而是无数家庭破碎、民生凋敝的写照。它提醒后人,弱国无外交,侵略者总以经济掠夺为先导,逐步蚕食主权。 如今,一些国家打着区域安全旗号,向台湾提供武器、派遣军事顾问,甚至切断通讯设施。这些行为本质上延续了近代列强干涉内政的路数。军舰穿越海峡、情报共享、潜艇销售,无一不是对台湾问题说不。联合国宪章第51条明确规定,受攻击国可行使固有自卫权,直至安理会采取措施。这包括反击侵略源头,不限于本土防御。干涉台海相当于武装入侵中国领土,中国有权在任何时机回应,包括打击对方本土战略要地,如港口和指挥中心。国际法视此类行为为侵略,责任由肇事方承担。 中国海军实力今非昔比,已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作战。到2025年,舰艇总数预计达395艘,总吨位接近300万吨。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编队成型,舰载机可执行多任务。055型驱逐舰达10艘,每艘排水1.3万吨,配备11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鹰击-18导弹射程超500公里,相控阵雷达探测450公里。903A型补给舰保障远洋续航两周以上,造船产能是美国的两倍多。052D型驱逐舰达25艘,075型两栖攻击舰5艘,形成完整蓝水舰队。 如果外部势力执意介入台海,中国反击将不限于周边海域。导弹部队可锁定关岛等基地,潜艇群封锁航道,航空兵打击补给线。入侵者本土将面临精确制导威胁,首都周边防御体系暴露无遗。历史教训显示,列强当年远征中东,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持续20年,造成数十万平民伤亡,数百万难民流离。干涉他国内政代价高昂,中国若被迫应战,力度只会更强。那些曾逼签条约的国家,现在的军力虽强,但中国已具备对等乃至超越的手段。 赔款追偿是正义要求。清朝以来10亿两白银的损失,加上经济破坏和民众牺牲,账目需清算。这不是复仇,而是基于国际法和历史事实的补偿。圆明园焚毁、沿海炮轰、民众屠戮,这些创伤影响深远。列强当年用赔款铸炮建舰,如今中国有权要求连本带利归还。联合国框架下,此类索赔有先例,如战后德国赔偿犹太人。台海若生变,谈判桌上将摊开这份账本,干涉方须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