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你太贵!”近日,热搜话题“”引发关注,羽绒主要原材料价格如坐火箭般飙升,直接“击穿”了羽绒服的价格防线。记者实地走访市场发现,千元级羽绒服几乎踪迹难觅,曾经的冬日必需品正悄然变身“轻奢侈品”。谁能想到,羽绒服价格“高飞”的背后,是上游原料市场的“一地鸭毛”?南京一家专业从事羽绒回收的公司负责人施翠英告诉记者,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大约需要填充150克“90绒(指的是90%白鸭绒)”。像南京盐水鸭,每只鸭子仅能贡献约30克符合标准的绒子。这意味着,加工一件轻暖的羽绒服至少需要5只鸭子。而1吨品质较好的鸭绒,去年还是17万元左右,今年直接飙到58万元,涨幅超过240%。这羽绒服能不贵嘛。”施翠英说,最贵的鸭毛主要集中于腹部,又称羽绒、软黄金。 当前一只白条鸭的鸭毛价值与鸭肉同价。很多养鸭户甚至是“为绒而养”。此外,鸭身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宝:火锅必点的鸭肠、卤味明星鸭胗、泡椒搭档鸭掌、零食巨头鸭翅……这些“鸭货全家桶”的总价值加起来,远超一整只白条鸭的售价。养鸭总利润主要来自羽绒和鸭副产品,鸭肉售价则冲抵了养殖成本。寒潮天气下,保暖是刚性需求,但今年这份“温暖”的账单格外沉重。“看了一圈,稍微看得上眼的都要一千五六起步,过去这个价钱能买件很不错的长款了。”在市区一家综合体商场,正在为儿子挑选冬装的市民张女士这样说道。记者在社交平台注意到,“羽绒服价格过高”成为不少网友热议的话题。评论区中,有人建议选择品质不错的棉服作为“平替”,强调其“既保暖又实惠”;也有网友推荐前往二手交易平台选购,不少羽绒服成色很新,价格却能便宜不少。为深入了解市场情况,记者分别走访了新街口和仙林的几家线下实体店铺。在询问今年羽绒服价格走势时,有商家透露:“今年鸭子产量有所减少,鸭绒原料价格自然也会跟着上涨一些,相关的羽绒服定价就会比往年要高。”在试衣间隙,柜姐表示:“线上店铺担心库存积压,所以会采用预售,等顾客下单后才开始制作。我们线下店一般备货充足,大部分款式都有现货,随买随穿。”记者走访发现,一件填充量普通的短款成人羽绒服,出厂价已逼近千元,终端售价自然水涨船高。过去几百元就能买到的主流中档产品,如今在保持同等充绒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已难觅踪影。鸭绒暴涨不仅带动羽绒服价格上涨,也引发宠物羽绒服价格波动。有定制商家表示,市场上几十元的狗狗羽绒服多半是走量的,绒的品质不会太好。而售价250元左右90白鸭绒的小型犬羽绒服,刚上新一个月销量就达800多件,工厂正在加急补货。(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