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真能决定战争胜负?教员一句话点破真相! 1945年8月,两颗原子弹在日本

百花奖情感 2025-11-22 10:10:33

原子弹真能决定战争胜负?教员一句话点破真相! 1945年8月,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瞬间让全世界震惊。美国媒体大肆渲染原子弹的威力,甚至有人说它是“战争的决定性武器”。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也跟风报道,标题一个比一个吓人:“所有生物被烧死”“原子弹威力等于两千架轰炸机”。 这些报道让普通老百姓感到恐惧,甚至有人认为原子弹能决定一切。但教员看到这些报道后,非常生气。他立刻把《解放日报》的总编博古叫来,训斥了一个多小时,认为他们犯了“政治性的原则错误”。 教员明确指出,原子弹只是美国用来吓唬人的工具,它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他强调:“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原子弹确实加速了日本投降,但如果把日本投降的功劳全归功于原子弹,那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牺牲和努力又算什么? 教员还指出,美国投原子弹的真正动机是为了减少美军牺牲,震慑苏联,争夺战后远东的主导权。他批评《解放日报》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盲目跟风报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随后,《解放日报》调整了报道方向,从科学角度解释原子弹的原理,指出它存在缺陷,无法大规模生产和使用。教员还预见性地指出,核武器的心理威慑远大于实际破坏力。广岛和长崎的核爆虽然造成20万人伤亡,但并未直接摧毁日本的战争机器。真正促使日本投降的是苏联参战和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1947年,教员会见美国记者斯特朗时,再次谈到原子弹。他说:“原子弹的诞生,也就结束了它的生命。全世界人民都反对它,它在战争中已不能再度使用。”这一论断在当时无人敢说,但事实证明,教损的前瞻性和洞察力无比准确。 **网友热评:**教员的眼光太超前了,1947年就断言核武器不会再使用,这一论断至今无人能反驳。 原子弹是纸老虎,真正的力量在于人民。毛主席 原子弹 抗日战争 历史真相 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阅读:0
百花奖情感

百花奖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