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消息! 11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核心议题直指“乌克兰及欧洲和平计划”。其中德国明确表态,任何涉欧盟和北约的协议,都必须获得欧洲伙伴同意,这番话背后藏着欧洲对安全主导权的战略校准。 这通电话来得正是时候,当下西方阵营在援乌问题上分歧越来越明显。美国近期曝光的“28点和平计划”引发轩然大波,不仅要求乌克兰放弃部分领土、承诺永不加入北约,还规划了美俄联合开发资源的条款,被欧盟怒批形同“投降书”。而欧盟内部也不太平,意大利、法国等国明确反对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援乌,担心引发法律风险和俄方反制。 冬季对俄乌双方都是考验,能源供应、战场后勤压力陡增,乌克兰急需西方持续支持。但美国援乌力度缩减,让欧洲不得不扛起更多责任,同时也不想被美国的方案牵着鼻子走。毕竟欧盟已经为乌克兰提供了近千亿欧元援助,自然不愿在和平进程中被边缘化。 德方强调“欧洲伙伴同意”,说白了就是要争夺和平进程的话语权。之前美国想绕开欧洲直接与俄磋商,让欧洲各国深感不安。这次英法德联手与泽连斯基沟通,就是要明确欧洲的立场:不能让外部力量随便决定乌克兰的命运,更不能牺牲欧洲的长期安全利益。 不过欧洲的处境也很尴尬。一方面要和美国保持盟友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内部的分歧和民众的反战情绪。欧盟27国在援乌力度、对俄制裁等问题上意见不一,有的国家已经不堪重负,开始呼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 此次通话也是向外界释放信号:欧洲要在俄乌问题上掌握更多主动权。后续欧洲可能会推出自己的和平方案,既满足乌克兰的核心诉求,也兼顾自身的安全与经济利益。毕竟一场持久的冲突,对能源依赖度高、经济复苏乏力的欧洲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说到底,欧洲争夺安全主导权的意愿很明确,但前路并不平坦。内部分歧、美俄博弈、战场形势等多重因素都在制约其行动,想要真正主导俄乌和平进程,还需要拿出更务实的方案和更强的凝聚力。未来一段时间,外交层面的拉扯只会更加激烈,而欧洲能否实现战略校准,关键在于能否平衡好各方利益,走出一条符合自身长远安全的道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