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姜昆说:“我觉得殷秀梅是一个特没劲的人,她生活当中除了唱歌就没别的,打扮的跟阿拉伯人似的,1984年春晚,我是编导组的成员之一,选节目时,我极力推荐她演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 姜昆提起殷秀梅,那是真觉得“头疼”又无奈,直言这人活得那是相当“没劲”,平日里除了唱歌就是唱歌,连个多余的爱好都找不出来。 有时候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打扮得像个阿伯人似的就出门了,这人虽说名字里带着“秀”字,长得也是一副端庄样,可骨子里却长满了刺儿,全是棱角。 就拿1984年那届著名的春晚来说,那会还是媒体传播闭塞的年代,一首歌能不能火全看能不能挤上那个舞台。 作为编导组成员的姜昆心里跟明镜似的,那时候正缺一首能镇得住场子的大歌,来把晚会的气氛托到底,他脑子里立马就蹦出了殷秀梅和那首《党啊亲爱的妈妈》。 其实这歌殷秀梅在单位演过,大伙都说好,可偏偏在全国范围还属于“听过的人不多”,按理说,艺人遇上这机会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可殷秀梅倒好,你让她去求人推销自己?那比登天还难,说是这辈子“说死了都不干”。 最后还是姜昆没辙,自己在编导组里不仅极力推荐,还得给人把路铺平了,好不容易大伙拍板定下来,姜昆打电话通知这位姑奶奶,人家电话那头还来了脾气,抱怨怎么通知得这么晚。 这一通操作下来,殷秀梅那一嗓子确实在除夕夜把全国观众都镇住了,第二天这首歌直接火遍大江南北,成了那个时代的独特记忆。 但这背后要是没有姜昆在旁边死命地敲边鼓,这位性格倔强的女高音恐怕还真就错过了这场风云际会。 其实也不怪姜昆这么上心,早在他还在广播艺术团的时候,就算是殷秀梅的半个伯乐了,那会随团去东北演出,一眼就相中了还在黑龙江省歌舞团的殷秀梅,那嗓音天赋融合了西洋和民族的唱法,纯净又宽广,直接给当时的同行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震撼。 为了把这个人才“挖”到北京,姜昆也是拼了老命,拿着调令自告奋勇就往鹤岗跑,这一趟折腾得不轻,差点连自己的婚期都给耽误了。 更有意思的是,殷秀梅那时候也是犹豫不决,一来是家里人担心北京路太远风险大,二来她自己也恋家差点就要放弃,最后好说歹说才给“劝”进了京城。 这种性格里的直率和“彪”劲儿在她生活里那是处处可见,身边的朋友对她这种喜怒哀乐全挂脸上的做派,真是又爱又恨。 哪怕是在感情这种私密的事上她也是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半点沙子,当初和男高音歌唱家程志结婚,两个同样强势的人凑一块,婚后才发现日子根本没法过,性格不合也不磨叽,一年也就散了。 这股子心气一直撑到了近十年后,在一趟航班上,她偶遇了法国贵族菲利浦,这老外为了追她也是下了苦功夫,硬是把中文给学会了。 被真诚打动归打动,殷秀梅在大是大非上寸步不让,结婚前直接甩出“三不”原则:不改国籍、不定居国外、绝不放弃演艺事业。 菲利浦也是真的尊重她,不仅全盘接受,两人婚后虽有文化差异,日子倒也过得温馨和睦,这就是殷秀梅,台风沉稳如山,台下倔强得像块石头,不管是在鹤岗还是在北京,她始终还是那个还得别人推一把、却又极其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信源:澎湃新闻姜昆牛群殷秀梅关牧村重磅登场!刚刚,这场精彩演出...


好运来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