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证实今天下午摔机时,印度飞行员还在光辉战机上!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1日下午,迪拜航展的天空突然被撕裂开一道火光,印度国产“光辉”战机在低空特技表演时猛地失控,以近乎垂直的姿态砸向地面,瞬间爆燃成巨大火球,现场浓烟窜起二十多米高。 消防人员十分钟内赶到时,战机已经炸得只剩残骸,飞行员没能成功弹射,永远留在了这架他奉命展示的战机里。 这一幕被现场数十万观众和六十多个国家的军方代表看在眼里,原本该是“印度骄傲”高光亮相的时刻,硬生生变成了全球直播的坠机现场。 印度这次带着“光辉”来迪拜,算盘打得叮当响。这款从1983年就立项的战机,折腾了三十三年才勉强服役,花了超过100亿美元,号称是印度自主研发的军工名片,实际上就是个“万国牌缝合怪”——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雷达是以色列的,弹射座椅来自英国,连航电模块都得靠法国帮忙拼凑,所谓的64%国产化率全是掺水数据,核心子系统国产化率连30%都不到。 即便如此,印度还是想借着航展这个国际舞台造势,提前邀请了阿联酋、埃及、阿根廷等潜在买家观摩,打包了“战机+维护+培训”的套餐,甚至传出要和三个国家签97架、价值46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这可是“光辉”离出口最近的一次。 可谁能想到,露脸不成反现眼。早在航展开幕前四天,就有视频拍到静态展示的“光辉”机身漏液,地勤人员居然用普通购物袋接着,印度官方嘴硬说是“冷凝水”,结果转头就用一场坠毁打了自己的脸。 更讽刺的是,这已经不是“光辉”第一次掉链子了:2023年迪拜航展,它因为液压系统故障临时取消表演;2024年3月,在印度本土训练时直接坠毁,原因是发动机滑油泵故障导致动力抱死;这次迪拜事故前,美国《防务新闻》刚披露过,它的发动机推力不足,推重比只有0.95,连三代机1.1的标准都达不到,在迪拜35℃的高温下性能还得打折扣,搞不好就是推力不够才没拉起来。 负责造这架战机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更是出了名的“飞行棺材制造商”,经他们手维修的米格-21坠毁率高达60%。更离谱的是,“光辉”的生产线居然和米格-21的维修线共用检测设备,品控标准低得吓人。 2021年印度审计部门就查出“光辉”有53处关键缺陷,机身有裂纹、发动机舱布线错误都是常事,连交付的战机都能出现6架没装发动机的荒唐事。 就这样的质量,印度空军现役的40架“光辉”里,只有18架能正常作战,妥善率才62%,超过三分之一的战机常年在修理厂待着。 这次坠机直接给印度的出口梦判了死刑。事故一发生,阿联酋立马取消了专项考察,沙特推迟了和印度军工代表团的会谈,原本快到手的意向订单全被冻结,连出口信贷保险费率都涨了30%。 隔壁的竞争对手可没闲着,瑞典萨博公司赶紧推销“鹰狮-E”,拿着“100%安全飞行记录”的名片抢客户;韩国也推出“先租后买”的方案,专挑“光辉”的潜在买家下手。 要知道全球轻型战机市场里,中国的枭龙性价比高还有实战经验,俄罗斯的米格-35售后成熟,随便哪款都比“光辉”靠谱,本来就没人待见的“光辉”,这下更是彻底成了笑话。 其实“光辉”的外销之路早就是一地鸡毛。2019年抢马来西亚订单,拼不过韩国FA-50,直接陪跑;2022年跟阿根廷谈得火热,人家转头买了丹麦的二手F-16;埃及考察半天,最后选了中国的歼-10C。 国际军火市场拼的是口碑和实力,美国F-16造了4600多架,出口30多国没在航展摔过;中国枭龙飞行超10万小时,事故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再看“光辉”,没实战经验就算了,连飞行表演都保不住,7300万美元的单价还比枭龙贵一倍多,谁愿意花大价钱买个定时炸弹? 这事儿往深了说,根本不是“光辉”一架战机的问题,而是印度军工体系的老毛病总爆发,造阿琼坦克花了四十年,沙漠里跑时速不到40公里,演习时124辆坏了100辆;维克兰特号航母造了二十年,三次下水三次返工,服役了还老出故障;连导弹试射都能直接砸地上,潜艇在港口装武器都能炸沉。 印度总想一口吃成胖子,既没有像样的工业基础,国产零部件合格率才65%,远低于国际90%的标准,又急于求成赶进度,把没完成测试的装备拉出来撑场面,这次迪拜航展的坠毁,不过是把这些藏不住的毛病彻底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事故发生后,印度空军暂停了“光辉”的所有飞行表演,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却迟迟不敢说具体原因,反而还在吹“光辉MK2”计划要在2030年服役。只是信任这东西碎了就拼不回去了,迪拜沙漠里的那场大火,不仅烧了一架战机,更烧穿了印度“大国军工”的幻象。 本来想借着航展扬威,结果把“不靠谱”刻在了全世界眼前,这波操作的讽刺程度,怕是再高明的编剧都编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