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们与越南在边境线交换俘虏,发生意外。一开始交换的还算顺利,但在交换

趣史小研究 2025-11-23 01:48:55

1979年,我们与越南在边境线交换俘虏,发生意外。一开始交换的还算顺利,但在交换第355名越南俘虏许开良时,意外发生了,许开良突然拒绝回去,并大声的说:“我不想被遣返,我想要留在这里生活”。这个突发的状况,让双方一时不知所措。 这话一出,对面越南官员的脸,那叫一个精彩,估计比那猪肝色还难看。 咱们这边呢?虽然有点意外,但心里那是透亮。为啥?因为咱们对俘虏太好了,好到他们觉得回越南那就是从天堂掉回地狱。 这就得跟大伙儿唠唠,那时候咱们是怎么对待这帮越南俘虏的。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1979年咱们国家自己也不富裕。那时改革开放刚起步,咱们前线的战士,吃的是压缩饼干,啃的是咸菜疙瘩,住的是猫耳洞。可对待这些越南俘虏,咱们愣是拿出了“待客之道”。 据当时管理战俘营的老兵回忆,咱们战士一天伙食费几毛钱,给越南俘虏的伙食费是咱们的好几倍。咱们战士十天半个月见不着荤腥,越南俘虏那是天天有肉、有蛋、有奶。 这帮越南兵刚被抓进来的时候,一个个面黄肌瘦,那是长期营养不良。在咱们这儿养了几个月,走的时候,一个个白白胖胖,红光满面。有的俘虏甚至长胖了十几斤,这哪是坐牢,简直是来疗养了。 特别是对那一百多名越南女俘虏,咱们更是仁至义尽。 咱们的女管教员给她们买雪花膏、买发卡、买镜子。那时候这些东西在咱们国内都是紧俏货。女俘虏不用干重活,闲着没事还能打打球、跳跳舞。 这种待遇,别说在那时候的越南军队里不敢想,就是在咱们自己的部队里,那也是VIP级别的。 反观越南那边是怎么对咱们的? 这话题说起来就沉重了。根据后来回国的战士回忆,还有咱们掌握的资料,越南人那是真不把俘虏当人看。 咱们的战士被俘后,那是挨打受骂,甚至被拉上街游行示威,受尽侮辱。有的战士重伤走不动道,直接就被越军残忍杀害遗弃在路边。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许开良是个明白人。他在咱们这儿待了几个月,看见了什么叫文明之师,看见了什么叫人道主义。他心里清楚,回到越南,那就是个死,或者生不如死。那个时候的越南当局,为了掩盖战场上的惨败,在国内搞高压统治,把咱们说成是“侵略者”,还要搞什么“全民皆兵”。 许开良在声明里说得明白,他是为了保命,也是为了自由。 那天除了许开良这档子事,越南人还干了不少让人恶心的“小动作”。 你敢信吗?在换俘现场,越方居然挂出了两条大横幅。一条写着“欢迎被敌人俘虏的兄弟姐妹回国”,另一条更离谱,写着“欢呼北部边界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这就有点不要脸了。28天就被咱们打穿了北部防线,连首都河内都快保不住了,伤亡了6万多人,这叫“辉煌胜利”? 这脸皮厚度,估计连穿甲弹都打不透。 咱们的代表当时就火了,直接抗议:这标语必须撤,不然人不换了! 越方一开始还嘴硬,说什么“在我们领土上挂标语是我们的权利”。咱们这边寸步不让,僵持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越方没办法,灰溜溜地把那条“辉煌胜利”的标语给撤了。 这还不算完。交换的时候,越南那边的工作人员居然把回国俘虏的背包强行卸下来扔地上,甚至把俘虏的鞋子、帽子脱下来扔得到处都是,还往咱们红十字会代表身上扔。 他们想干啥?想制造一种“俘虏痛恨中国”的假象。 可结果呢?那些越南俘虏根本不配合。他们流着眼泪,跟咱们的工作人员握手、拥抱,那个依依不舍的劲儿,装是装不出来的。 越方那个拿着喇叭喊“快过来,那边是祖国”的小丑,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没人理他。 许开良最后的选择,其实就是这场人心较量的缩影。 后来,经过咱们这边的审查和审批,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同意了许开良的请求。他没有回到那个让他恐惧的“祖国”,而是留在了这片善待他的土地上。 讲到这儿,我还得提一嘴咱们回国的那些战士。 这次战争,咱们共有238名官兵被俘。他们回国后的境遇,说实话,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按照当时的规定,回国后都要接受审查。绝大多数战士是英勇的,是因为弹尽粮绝、重伤昏迷或者失去了指挥才被俘的。像周方军,被俘后坚贞不屈,回国后虽然一开始被乡亲们误解,但后来赶上改革开放,成了致富带头人。 但也确实有几个软骨头。像车宗强、张东林这种,主动投敌,还帮着越军喊话、带路,甚至有人想在交换时赖在越南不回来。结果越南人也看不起叛徒,直接给送回来了。这些人回国后,那是直接上了军事法庭,判了刑,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许开良那一声“我不想回去”,喊破了越南当局的遮羞布,也喊出了人心的向背。 哪怕是40多年后的今天,咱们再回看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咱们中国军人,在战场上是猛虎,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在停战后是仁者,用宽广的胸怀感化了对手。 那场战争,咱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总共有3.4万余边防官兵伤亡,其中直接牺牲在战场上的有7000余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一段段血色的青春。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