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小伙十天内连续约了5名女子约会开房,匪夷所思的是,小伙竟然一分钱都没花,都是约会的女子付的款。几天的时间,让这5名女子付出了5万元。最终,小伙还是栽了。 陈凯,二十七岁,外表干净,讲话温柔,身上没有任何攻击性,看起来就是那种“不会让人有戒心”的类型。 他没有稳定工作,却异常擅长伪装。他的生活哲学很简单——能白嫖,就白嫖,能让别人买单,他绝不自己花钱。 故事要从陈凯第一次约会的一天说起。 那天是一个周六的下午,陈凯在交友软件上刷到一位名叫雨薇的女孩,照片中女生温柔安静,笑容腼腆,看起来并不复杂。 陈凯上来便是一套精心准备的话术:自称是从外地来上海创业的年轻老板,目前正在筹备一个潮玩品牌,事业忙但孤独,希望找一个懂他、理解他、愿意陪伴他的女孩。 这种包装简直是为许多人量身打造的“理想型”。 雨薇很快就被他的关心、体贴和幽默吸引,两人聊得火热。第二天,陈凯提议见面,还特意表现出几分不好意思:“我现在创业初期挺节省的,怕请你吃饭太简单,你会觉得我不够重视你。” 雨薇立刻说:“没关系,我请你。” 第一次约会顺利得不能再顺利。雨薇不仅买了咖啡,还请他吃了晚饭。饭后陈凯装作犹豫许久,轻声说:“其实我挺喜欢你……要不要再一起去喝一杯?” 接着,他“忘记带身份证”,“手机突然没电”,“付款二维码扫不出来”,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让雨薇自然地为酒店付了六百多元。 第二天,陈凯便消失了。没有拉黑,只是淡淡地冷却,让女生误以为是自己没吸引力。 但陈凯的行动,从未停歇。 第二名女生,是他三天后聊上的。 第三名女生,是他在地铁站搭讪到的。 第四名女生,是朋友圈里转介绍的。 第五名女生,则是他熟练运用“暖男攻势”吸引来的。 每一名女子,都从最初的防备,到动心,再到同情,最后不知不觉掏钱买单。 陈凯从不主动要求付款,他的策略是营造“体面但拮据”的人设——比如点单时说:“你想吃什么?你随便点,我都可以陪你。” 等到要结账时,他故意说手机信号不好、付款失败,然后露出那种“尴尬、难堪、害怕让女生误会”的表情。 十次里九次成功。 接连十天,每天一位女性陪他吃饭、喝酒、开房。一分钱没花。 而这五名女性,为了取悦他、讨好他、安慰他,共计付出了将近五万元的费用。 陈凯过着他所谓的“享受人生”——每天有不同人陪吃饭、不同人买衣服、不同人结账、不同人温柔相待。 他甚至以此为荣。 直到第五名女子小敏出现。 小敏是五名受害者里最有警觉心的。第一次约会时,她发现陈凯总在点些贵价菜,而且每次付款环节都显得格外不自然。 尽管陈凯的颜值和言行让人难以怀疑,但小敏仍旧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二天,她悄悄在网上搜索“约会总让我付钱 男生说自己手机问题”,结果出现一堆类似的受害经历。 小敏一下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骗子了。 她冷静下来,立刻联系了陈凯的前一位约会对象(通过朋友圈和社交软件找到),两个受害者一对比,发现都是同样的话术、同样的桥段、同样的“付款失败”。 很快,第三个、第四个受害者也被找到。 几名女子迅速报警。 警方立案后,根据交易记录和酒店监控锁定了陈凯的位置。 抓捕当天的场景让所有办案民警都哭笑不得——陈凯正穿着女方为他买的新外套,脚踩另一名女子送的运动鞋,正坐在咖啡店里,和新目标温柔交谈。 民警到达时,他甚至还在说:“我最近创业压力大……” 话还没说完,就被铐住了。 被抓后,陈凯表现得相当轻松,甚至毫无愧疚。他在审讯室里摊着手说:“我就是想白嫖,我又没抢没偷,是她们愿意付钱的。”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警察都气笑了。 警方调查后发现,虽然陈凯没有明面上的暴力或威胁,但是他通过虚假身份、隐瞒事实、引导方式让受害者掏钱,行为已涉嫌诈骗。 而五名受害女性的共同特征是:都单身、都渴望恋爱、都容易被温柔与体贴打动。 陈凯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案件最终立案侦查,陈凯被刑事拘留。 五名受害者在接受警方问询时情绪不一:有人愤怒自己的轻信;有人羞愧被骗;也有人哭着说,这件事让她以后很难再相信恋爱。 而这个故事也在网上引起了巨大讨论。 有人感叹:“骗子太精明,女性太善良。” 也有人说:“情感诈骗比金钱诈骗更让人心伤。” 更有人点破本质:“不要用恋爱思维对待陌生人,尤其是你还不认识他的经济状况时。”


张帅明 遥远
这个,老夫都想送上膝盖了,没话说,服!
大一统
只是让对方付账,玩弄身体,不构成诈骗吧?没有占用其财物啊
萧萧落木
这个不涉及犯罪吧,吃饭开房之种,我觉得比那种饭托酒托有轻多了,都是女的自愿的,自己想骗人结果,没骗着还倒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