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二十国集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这是G20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各国代表高效推进磋商,较早敲定联合宣言,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以往这类文件往往要拖到闭幕时才最终确定,这次南非方面在文件起草过程中聚焦多数成员共识,未被单一国家诉求主导,美国政府仍在强调需要达成全面共识,但南非方面坚持推进核心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未亲自出席,仅派副总统代为出席,给出的理由引发讨论,特朗普声称白人农民群体遭受种族灭绝,白宫曾提出相关诉求,南非方面未予认同,在文件中注明美方参会情况,在轮值主席国交接环节,按惯例推进相关流程,南非2024年12月1日正式接任轮值主席国,下一届轮值主席国为美国,各国对单边主义可能带来的机制破坏保持关注。 筹备期间,协调人经过多轮磋商推进文件起草,中间在部分议题上做了一些让步,但核心内容全部保留,很多人觉得这样反而避免了更坏的结果,美国原本想拉拢盟友施压,结果却让更多国家坚定支持多边进程,有媒体指出,摆脱单一国家干扰反而加快了事情的进展。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会上提到,G20不是美国一家的俱乐部,最终宣言获得多数成员国同意,过去强调协商一致,此次更注重凝聚多数成员共识推进议题,这说明制度本身在排斥单边主义。 南非提出的四个议题都切中要害,气候变化、清洁能源融资、关键矿产的公平开发以及借贷体系的公平性,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心的问题,过去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美国经常对这些议题设置障碍,例如多次阻挠“损失与损害基金”的推进,而这次G20宣言明确写入要为清洁能源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这相当于在外交层面做出了一种回应。 其实这些年G20一直在强化多边属性,过去就算有不同意见,也较少出现聚焦多数共识推进的情况,但这次不一样,不仅未受单一国家态度影响,反而坚定推进核心议程,这说明多边体系正从“被少数国家掣肘”转向“多数国家共促发展”,南非财政部长说过一句话很到位,“我们是成员国,不是被邀请的客人”,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是在强调制度本身的主体地位,谁都不能随便更改规则,尤其是那个总是不守规矩的国家。 美国这些年总是喜欢用退出协议、施加压力这套手段,但在南非这边却碰了钉子,南非方面根本不跟它纠缠,只管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事务,美国如何参会,会议都照常进行,国际规则不是由美国单独制定的,也不是它一个人说了算,其他国家也都明白什么对自己更有利,美国想依靠霸权维持话语权,可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团结起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是谁输谁赢的事,而是整个国际交往的规则已经变了。 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以前总认为G20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场合,现在发现发展中国家也能带头,还能把议题摆出来讨论,南非这次做得干脆,没有和美国纠缠,也没被带偏方向,反而让大家看到多边机制可以不靠某个大国运转,这种变化可能最值得思考,不是说谁声音大就有道理,而是谁能推动实际进展才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