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最终还能合法继承遗产吗? 我有一个亲戚,他的几个子女常年不回家探望,也不关心他的生活起居,老人生病住院也都是由其他亲属帮忙照顾。老人多次表示对他们很失望。然而,最近老人去世后,这些子女却都跑回来要求分割遗产。这让很多旁观者都感到非常气愤和不公。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这种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在继承遗产时有没有相关的限制或惩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那些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最终能否合法继承遗产? 这是一个普遍且尖锐的问题。简言之,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通常仍拥有法定继承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其继承份额可能被剥夺或减少。 核心原则:法定继承权基于血缘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子女是父母的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此项权利源于血缘或拟制血亲关系(如收养),不以履行赡养义务为前提。换言之,若无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即使子女未尽孝道,其法定继承人身份依然成立。 对于未尽赡养义务的继承人,适用相对丧失继承权(份额剥夺)原则;针对长期漠视、拒付赡养费等“情节尚不严重”者,法律另有惩戒机制。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第四款明确规定:有扶养能力与条件的继承人,未尽扶养义务者,在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 这表明: - 遗产分割时,其他继承人可举证该子女具备赡养能力与条件却未尽责; - 法院可依据具体情节,判决其不获遗产或仅获极少份额。 实务难点:在实践中,通常适用“相对丧失”原则,由法院裁量遗产“不分或少分”的比例。 结论: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不会自动丧失继承权,其仍属于法定继承人范畴。尽责继承人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对其“不分或少分”遗产。若该子女行为构成法定严重情节(如遗弃、虐待),或被继承人生前订立有效遗嘱,其将丧失合法继承资格。 建议涉此类家庭纠纷时,应当积极收集证据(如转账记录、医疗票据、证人证言、音像资料等),证明对方未尽赡养义务,并咨询专业律师,通过诉讼维护尽责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那些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最终还能合法继承遗产吗? 我有一个亲戚,他的几个子女常年
婚姻家事法观止
2025-11-24 10:40: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