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中国在迪拜航展上创下的订单规模新纪录,同时也是中国在海外顶级航展中订单量首次位居一! 最近结束的迪拜航展彻底让世界看清了中国航空的实力,咱们不仅创下了航展订单规模的新纪录,更实现了在海外顶级航展里订单量首次拿第一的突破,这消息传到国内,不少老航空人都激动得红了眼眶。 要知道以前的迪拜航展,基本是欧美航企的天下,波音、空客的展台前永远排着长队,咱们的展台虽然也有人光顾,但大多是问问情况,真正签单的少之又少,有人甚至私下说咱们是“陪跑选手”。 这次可不一样,开展第一天,中国商飞的展台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比隔壁波音的人还多,不少外国采购商拿着资料挤到前面,就为了早一步跟工作人员谈合作,这场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最让人提气的是C919的表现,这款咱们自主研发的大飞机,这次拿到了首个国际订单,文莱民航局不仅认可了中国民航的适航标准,还直接跟中国商飞签了15架的采购协议,现场签约的时候,掌声响了足足半分钟。 更惊喜的是,除了这15架确定的订单,还有30架C919的采购意向已经进入初期洽谈,有消息说几个中东国家都有意向,就等着进一步敲定细节,这意味着C919真的要飞遍全球了。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卖了几架飞机吗?有啥了不起的?这话可就外行了,大飞机制造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以前全世界就波音、空客两家说了算,咱们能打破垄断拿到国际订单,这含金量可比拿块金牌还高。 军机方面咱们的表现同样亮眼,L15“猎鹰”高级战斗教练机之前跟阿联酋签的12架采购订单,合同金额超4亿美元,在航展前就全部交付完毕,这次还在迪拜航展上搞了全球首秀,飞行动作一展示,现场叫好声就没停过。 阿联酋看了首秀后更满意了,直接保留了后续36架的采购选择权,这相当于给咱们的产品打了个免费广告,不少中东国家的军方代表看完飞行表演,都主动跑到展台要资料,问得特别详细。 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雷电”Block III战斗机也没掉链子,11月21日当天就跟一个“友好国家”签了采购谅解备忘录,这款战机之前就拿过阿塞拜疆等国的大额订单,这次再添新单,说明它的实力是真经得起检验。 对比一下欧美航企的表现,就更能看出咱们的厉害,波音这次只拿到了寥寥几笔小订单,空客虽然比波音好点,但跟咱们比起来差远了,有外媒记者现场感慨,说迪拜航展的“风向”彻底变了。 这风向变了可不是偶然的,2017年迪拜航展咱们的订单量还排不上号,2021年航展虽然有进步,但也只是勉强进入前三,短短几年能冲到第一,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光C919就研发了十几年,攻克了上千个技术难题。 有个在航空业干了三十年的老工程师跟我说,以前他们去国外参加航展,想跟欧美同行交流技术,人家都懒得搭理,现在不一样了,不少欧美工程师主动过来跟他们探讨,还问能不能合作,这地位的变化,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 可能有朋友好奇,为啥中东国家突然这么认可咱们的飞机?除了质量好,性价比高也是关键,欧美同款飞机价格比咱们贵不少,后期维护成本也高,咱们的飞机不仅价格实惠,售后服务还到位,谁不爱选划算又好用的? 更重要的是咱们不搞附加条件,有些欧美国家卖武器或者高端装备时,总爱附带一堆政治条件,中东国家早就烦透了,咱们就不一样,买卖就是买卖,平等互利,这种合作方式人家当然愿意接受。 这次航展还有个细节特别暖心,有个中东采购商签完单后,特意跟咱们的工作人员说,他小时候就见过中国援助他们国家建机场,现在能买中国的飞机,感觉就像跟老朋友合作,特别踏实。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咱们的航空工业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不是运气,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是对质量的严格把控,更是对合作伙伴的真诚相待,这些加起来,才让咱们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以前总有人说咱们造不出高端飞机,说咱们只能靠模仿,现在迪拜航展的成绩就是最有力的反驳,事实证明,只要咱们肯下功夫,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航空工业的突破只是咱们制造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从高铁到新能源汽车,再到现在的大飞机,咱们正在一步步打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垄断,用实力赢得尊重,这才是最让人骄傲的地方。 未来咱们的飞机肯定会卖到更多国家,飞到更多地方,那些曾经看不起咱们的人,迟早会明白,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堆出来的,这种靠实力说话的感觉,就是这么提气。 信息来源: 北京青年报官网——2025-11-23 1600架!深企在迪拜航展斩获超级订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