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中日两国从未官宣动武,但围绕领土等核心争端的相关讨论已持续升温,军事

亦是缘 2025-11-24 11:52:39

果不其然, 中日两国从未官宣动武,但围绕领土等核心争端的相关讨论已持续升温,军事与外交层面的交锋愈发频繁,火药味正肉眼可见地变浓。 11月18日,中日司局长级磋商未能达成共识,此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叫嚣“台湾有事”可成为日本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引发中方强烈反制;中国海警今年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次数同比增长30%,以实际行动捍卫领土主权,双方对立态势让相关议题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俄乌冲突已迈入第四年,西方制裁对俄经济的冲击早已显现,但俄罗斯已逐步适应制裁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经济数据方面,2025年9-10月俄通胀率稳定在8%,不过机构预测年底将降至6.8%;基准利率并非维持在16%左右,俄央行10月24日已将基准利率调整至16.5%,且预计今年还可能进一步降息,后续利率大概率在13%-15%区间。整体来看,俄国内需求未出现大幅萎缩,经济展现出一定抗压力。 聚焦东亚地区,中日海空力量的博弈态势愈发清晰。中国近年来军事实力突飞猛进,福建舰服役后南海实战演练强度持续提升,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优势不断巩固;日本则加速推进军事松绑,虽无近期大规模采购宙斯盾驱逐舰、F-35战斗机及柴电潜艇的动作,但通过向美国返销“爱国者”防空导弹、推动向澳大利亚出口改进型“最上”级护卫舰等动作强化军事合作,同时自民党正讨论修订安保条约文件并增加国防开支,意图构建针对性军事能力与中国抗衡。 经贸领域的深度绑定,成为双方关系的“压舱石”。中日互为重要经贸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083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保持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日本稳居中国第二大出口对象国;2025年1-8月贸易额同比增长4.7%至1960.7亿美元,1-9月日本对华投资更是大增55.5%至62.3亿美元。两国产业链高度交织,日本在半导体材料、精密零部件领域是中国产业链关键供应方,中国则是51%日企的“重要市场”,一旦冲突爆发,不仅两国核心产业将遭受重创,整个地区产业链都可能面临毁灭性打击,没有赢家可言。 当前双方舆论情绪已全面高涨,日方右翼倾向持续加剧,其一系列军事动作与政策调整,既为强化自身装备水平,也是向外界亮明强硬立场。中日博弈已成既定大势,无论最终走向和解还是维持对峙,都将为地区格局立下新的参照标准,而这一切的走向,终究取决于两国能否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用理性协商化解分歧。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9
亦是缘

亦是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