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最担心的国家,估计就是印度了,怕的就是印度突然乱了。 如果印度真出事了,十几亿人要四处逃散,那情况会很难处理,还是让他们留在自己的地方最好。 印度的情况很特殊,它现在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2024 年的统计数据差不多到 14.4 亿了,而且每年还在以几百万的数量往上涨。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想挪地方,那数量都相当可观。 咱们常说 “人多力量大”,可碰到麻烦事,人多反而会把问题成倍放大。 就说最基本的水和电,印度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一千五百多立方米,还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很多地方本来就靠雨季的雨水过日子,要是哪年雨季来得晚、降雨量少,水库水位一降,城市断水断电的范围就得扩大。 工厂没法开工,工人拿不到工资,家里没米下锅,城里待不下去,可不就想着往城外走?到时候成千上万人一起往城外涌,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想拦都拦不住。 有人可能会问,印度不是有很多农田吗?怎么还会缺粮食?这话没说错,印度确实是粮食生产大国,每年还能出口不少大米和小麦,可问题偏偏出在 “分配” 上。 农村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很多农民只能租地种,辛辛苦苦忙一年,赚的钱刚够糊口,碰到粮价下跌或者遭遇旱灾、水灾,连糊口都成了难题。 这些年印度农民闹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前几年因为新农业法的事,上百万农民推着拖拉机、带着铺盖卷跑到首都周边抗议,搭起临时帐篷住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政府让步才平息下来。 这还只是农村的问题,城市里的贫富差距更扎眼,有钱人住在带泳池和花园的别墅里,出门开豪车,穷人却挤在低矮的贫民窟里,十几个人共用一个水龙头,连基本的卫生条件都没有。 这种差距摆在那儿,平时看着好像没什么,可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比如粮食价格涨了、电费水费调了,很容易就把矛盾点燃,从一个地方扩散到好几个地方,最后变成全国性的大麻烦。 印度还有些几十年没解决的老问题,比如种姓制度。 虽然法律上早就废除了,可在实际生活里,低种姓的人找工作、上学还是会受歧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公共水井都不让他们用;还有宗教问题,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这些年就没断过,有时候只是因为一座寺庙的修建、一口水井的使用权,就能闹成大规模的打砸抢,最后还得靠军队来维持秩序。 这些问题就像埋在地下的火药桶,平时没人碰还好,一旦碰到全国性的动荡,比如断水断电时间长了、粮食供应跟不上了,随便一点火星就能炸开来。 到时候局部的乱子会很快连成一片,警察和军队就算想管,也会因为摊子太大顾不过来。 除了这些,印度的公共卫生条件也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前几年疫情的时候,咱们都在新闻里看到过,印度医院挤爆了,患者家属在医院外抱着氧气瓶排队,有的人为了抢一瓶氧气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病人因为等不到床位,只能躺在医院门口的地上。 就算是平时,印度农村还有不少地方没通上自来水,厕所覆盖率虽然官方说有九成多,但实际能用的可能没那么多,很多农民还是习惯在野外方便,这就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一旦发生霍乱、登革热这类传染病,根本没法及时控制,到时候不仅要应对断水断电、粮食短缺的问题,还要处理大量病人,医院肯定不够用,老百姓只会更慌,往外面跑的念头也会更强烈。 要是真到了大家都想往外跑的时候,周边国家首当其冲会受影响。 有人可能会说,中印之间有喜马拉雅山,那么高的山,路又难走,应该能挡住吧?可实际上,这几年印度一直在边境修公路、建桥梁,本来是想方便自己运送物资和军队,巩固防线,可要是边境的秩序真乱了,这些修好的路和桥反而会变成难民逃生的通道。 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一起往这边走,再高的山、再深的谷,也挡不住想活命的人。 到时候这些人越过边境,进入中国西南的云南、西藏这些地方,本来这些地方的经济基础就不如东部沿海,粮食、住房、医疗设施都有限,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肯定会让当地的资源一下子紧张起来。 政府就算想帮忙,也不一定有足够的物资和人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会被打乱,比如菜市场的菜价可能会涨,医院的挂号会更难,连公交车都可能变得更挤。 而且印度在国际上还有不少合作,比如美国一直在推进印太战略,和印度的军事、经济合作不少,不仅卖武器给印度,还一起搞军事演习。 要是印度真的乱了,美国会不会借着 “人道主义援助” 的名义派军舰过去?或者趁机加强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这都有可能让原本只是人口流动的问题,升级成地缘安全的麻烦。 到时候中国不仅要应对边境上的难民问题,还要关注周边的安全局势,和印度之前谈好的经济合作项目,比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肯定没法正常推进,已经开工的项目可能也要停下来。 这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没好处,尤其是对中国来说,西南边境的安全压力会一下子增大不少,原本规划好的发展节奏也可能被打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