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2005 和 2025 年全球 30 个最大经济体的生产率 经济生产率,即每小时工作所创造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衡量效率和整体繁荣程度的关键指标。 这张图表按照每小时劳动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对全球 30 个最大的经济体进行了排名,展示了过去二十年间这些经济体的产出是增长了还是停滞不前。 虽然发达经济体通常在榜单中占据前列位置,但一些新兴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因为它们在工业化进程中融入了全球供应链体系。此可视化数据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ILO)。 ——爱尔兰的生产力显著提升 爱尔兰在生产率增长方面位居榜首,其每小时产出从 2005 年的 68.8 美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139.1 美元,增幅达 102%。然而,这其中大部分增长是基于统计数据得出的,并非结构性的。 像苹果、谷歌和辉瑞这样的全球科技和制药巨头的存在,通过利润转移和知识产权核算等方式,抬高了爱尔兰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中国的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强劲。 中国的生产率从 2005 年的每小时 4.5 美元提高到了 2025 年的 19.8 美元,增长幅度超过 340%。 21 世纪初,随着工厂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扩展以及制造业的日益复杂化,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以及制造业的成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信息技术整合以及服务业的创新。 ——石油经济体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沙特阿拉伯的生产率从 2005 年的 85.6 亿美元下降到了 2025 年的 56.6 亿美元。这一下降既反映了 21 世纪初油价的下跌,也反映了欧佩克+对产量的限制措施。尽管在“2030 年愿景”下,多元化努力正在扩大非石油产业,但石油仍主导着该国的经济。 相比之下,挪威这个资源丰富的经济体却保持着全球最高的生产率水平——每小时 123.6 美元,这得益于其强有力的治理、主权财富资金的再投资以及一支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 美国、德国和法国的数值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这 20 年的时间里,美国从 63.2 美元增长至 81.8 美元,德国从 66.3 美元增长至 80.5 美元,法国则从 72.3 美元增长至 82.2 美元。 西欧在效率方面一直表现优异,这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和员工培训。而日本和英国的增长则较为缓慢,原因是其人口老龄化以及投资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