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果不其然。 越南媒体突然报道了:受中日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在日本的越南务工群体因为中国游客减少,正在经历解雇和减薪潮。 一切的导火索,是11月那阵闹得沸沸扬扬的外交风波。日本前首相高市早苗,在公开场合公然扯出台湾问题说三道四,讲的全是触碰中国底线的糊涂话。 咱们中方从来都是说到做到,底线被碰了绝不会含糊。转头就亮明态度,一边暂停了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通道,另一边直接给国人发了赴日旅游安全提示。 政策一落地,市场反应快得像按了快进键。中国游客赴日的退订潮紧跟着就来了,不是三三两两的取消,是成规模的“撤单”。 到12月初的时候,各大航空公司统计的退订量已经快摸到50万人次的门槛。单说东京成田机场,就有30多个中国旅游团干脆取消了行程,原本该挤满游客的候机楼,一下子空出不少位置。 不光是机票,大阪关西机场、京都的热门酒店,还有奈良那些卖伴手礼的商店,都接到了一大堆退单电话。 这波冲击砸下来,最先扛不住的就是靠客流吃饭的行业,而在这些行业里,越南务工者占了不小的比例。日本厚生劳动省有组数据,现在在日本的越南籍务工者已经突破50万人,算下来刚好是日本外籍劳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他们大多不是来做高精尖工作的,基本都扎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这些接地气的领域——餐厅里端盘子的是他们,酒店里做保洁的是他们,免税店里帮着找商品的也是他们。 越南驻日大使馆后来也发过消息,11月下旬开始,每天都能接到200多通越南务工者的求助电话,不是说老板欠薪,就是说店要关了自己没活干。 有个在东京新宿做餐厅服务员的越南姑娘,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她所在的餐厅本来一半客人都是中国人,中日关系一紧张,店里直接冷清了大半。老板先是把她的时薪从1200日元降到900日元,没撑到半个月就跟她说“不用再来了”。 她来日本三年,好不容易攒了点钱想给家里盖房子,现在工作没了,签证还剩半年,只能天天在宿舍里愁怎么找下一份活。还有大阪的一家越南人开的小餐馆,老板本身也是早年过来的务工者,他说“中国人不来,日本人也因为日元贬值舍不得花钱,一天卖的钱还不够付房租,只能先把员工都辞了,自己守着店熬着”。 说起来,这些越南务工者没做错任何事,却成了地缘政治博弈里的“夹心人”。他们背井离乡来日本,本来是想靠力气挣点辛苦钱,每月寄回家里的钱,可能是老家父母看病、孩子上学的全部指望。 可谁能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外交风波,会直接砸了他们的饭碗。有人说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可仔细想想,这火本来就不是咱们点燃的。要是日方不先踩红线,不拿敏感问题挑事,怎么会引发后面这一连串反应? 我们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天经地义,可谁也没料到会间接影响到这些无辜的越南劳动者。这事儿也让大家看清,现在的世界早就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一个国家的决策,很可能会像水波一样,层层扩散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 那些在日本的越南务工者是无辜的,他们的困境值得同情,但更该反思的是挑起事端的日方——要是真把“和平”当回事,就不该拿敏感问题当筹码,更不该让普通劳动者为政治博弈买单。 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个人的命运从来都和国家的局势紧紧绑在一起。对我们来说,守住国家的底线,就是守住每个普通人的安稳生活;对那些在海外打拼的劳动者而言,无论在哪,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撑腰,才能更有底气。 希望这波风波能早点过去,那些失去工作的越南务工者能尽快找到新的出路,也希望日方早点认清现实,别再做那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 (参考信息:中国新闻网——日本旅游业,日子不好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