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站现在妥妥地是宜昌市的“门面担当”,这里的火车站不光能发普速列车,还可以跑动车,几乎满足了各种出行需求,简直比当年那个“花艳站”强太多了。记得2009年这里刚刚升级成一等站,那时候大家还不太看好它,没想到现在能和武汉之外的所有火车站一比高下,湖北人出去旅游或者办事,十有八九都要在宜昌东站转一圈,连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列车也都在这里停靠,客流量蹭蹭往上,宜昌的交通地位一下子就起来了。 其实宜昌站的变化就蛮有戏剧性的,原本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时候,全城都觉得这站很重要,毕竟葛洲坝工程需要大量物资从这里运进来。那个时候大家习惯从宜昌站出发,感觉挺方便。可是到了2012年,麻烦出现了,新线路开通以后,那些乱七八糟的违章建筑把线路都堵了,连主干道也出现平交口,安全隐患一下子就暴露出来,客运业务直接被暂停了。客运列车转到了宜昌东站,老宜昌站一下子清净不少。后来2014年,这站重新焕发了活力,经过改造,变成了专门负责货运的站点,主打货物快运,哪怕是零散货物也能办,真为宜昌的物流运输节省了不少麻烦。你要是要寄点东西,选择它也挺踏实的。 至于宜昌南站,说实话,它一直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专心服务工业企业。就在点军区桥边镇黄家棚村,离市区有点距离,可是这里的货运功能真的很强大。宜昌南站的建立,说白了就是降低了工业产品运输成本,对于那些点军区的工厂和企业来说,这点改变挺重要的。这站还改善了交通区位,工厂的货物通过这里运出去,省钱又省心,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算是添了不少动力。虽然大家平时不怎么关注它,可它的贡献可真不能小看。 宜昌北站现在正处于“开张前夜”,全城都盯着它。这个站建在夷陵区龙泉镇,定位直接就是特等站,光是9台20线的站场规模就很有气势。预计明年年底就能正式迎客了,现在各项建设收尾阶段,进展很快。值得一提的是,宜昌北站的绿色和智能化设计特别突出,顶层装满了光伏板,电力自给自足,对环境友好;候车大厅的文化装饰也挺有宜昌特色,站前广场和周边交通配套设施同步推进,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个新站很有期待。宜昌北站会接入沪渝蓉高铁、呼南高铁,还能和郑渝高铁联络上,未来真的有可能变成鄂西南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就等着它带动宜昌彻底走向全国了。 细看下来,宜昌的几个火车站各司其职,分工非常明确。宜昌东站负责客运和动车,宜昌站主抓货快业务,宜昌南站专心服务工业,宜昌北站全力冲刺高铁枢纽,这种协同搭配让宜昌铁路运输系统越来越高效。这也是整个宜昌交通系统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必要选择——有些站点要升级扩容,有些则要转型变换功能,大家都在为城市的未来做准备。 现在来宜昌火车站系统的变化,真的是顺应时代。老车站改成货运点,老客运换到新站,纯高铁站又即将亮相,这些调整不仅仅是搬个家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城市交通枢纽功能从头到脚“重塑”一遍。反正宜昌东站的成功和宜昌北站的蓄势待发都说明一点,城市发展离不开交通升级,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领跑。 当然啦,火车站的这些变化也给市民带来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平常出行不用折腾,物流也通畅多了。毕竟铁路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大家的生活,有了分工和协同,宜昌人的出行选择就更丰富了。未来要是高铁站一开,估计还会带动周边地产、商业和就业,城市的人气和活力肯定还要再上一层楼。 宜昌火车站系统现在既有传统站点的“老底子”,又有高铁站的新气象,整个城市看起来就挺有希望。明年宜昌北站运营以后,这个大枢纽绝对会成为宜昌新的交通名片,像之前的老站转型升级也不会被遗忘,两者各守一方、共同发力,带着城市一起向前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