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醍醐灌顶的一段话:人生最忌讳的就是圆满,有的人婚姻不好,但子女很好,有的人婚姻很好,但身体不太好,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求缺。
我们总是被“圆满”的执念所捆绑,追求事业,渴望白头偕老的婚姻,期盼样样出众的子女,奢望健康财富与快乐同时降临。
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死死盯着那缺失的一角,满心满眼都是不甘与愤懑,这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内耗。你的怨气、怒气、不平之气,恰恰是健康与安宁最大的敌人。
中医理论认为,百病皆生于气。 这股“气”,很多时候就来自于我们与“圆满”幻象的对抗。
当你执着于为什么别人婚姻美满而自己形单影只,为什么他人腰缠万贯而自己清贫如洗时,焦虑、嫉妒、忧愁便如影随形,悄然侵蚀你的经脉,消耗你的气血。
求缺,不是破罐破摔的颓废,而是一种了然生命真相后的清醒与从容。它意味着:
接纳生命的不完美: 明白残缺是生命的常态,就像天空有阴晴,月亮有圆缺。
婚姻有磕绊,但或许给了你独立的智慧;身体有恙,但或许让你更懂得珍惜当下。
停止无谓的比较,人生的苦难,许多都源于人际关系中的攀比。你用自己的缺,去比别人的圆,比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烦恼。
别人的圆满,未必是真;你的缺失,也未必是祸。
专注于自身的“得一”之乐: 婚姻不好,但子女懂事贴心,这便是一乐;钱财不多,但身体尚且康健,这便是一福;事业平凡,但有三两知己,这便是一幸。
佛家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体会不到快乐。
这道缝隙,能让光照进来,让风吹进来。它能让你从“为什么我不能”的执拗,转向“幸好我拥有”的感恩。
当你不再追求虚无的圆满,你的情绪便找到了锚点。 少一份对他人的羡慕,就多一份内心的平静;少一份对完美的执念,就多一份对当下的知足。
所以,别再诅咒生命中的那些缺憾了。
或许,那事业上的瓶颈,是在教你沉淀;那感情中的失落,是在让你成长;那身体上的警醒,是在催你珍惜。
主动求缺,不是妥协,而是与生命和解的大智慧。 从今天起,愿你能欣赏那将圆未圆的月,也能爱上那求缺自在的天。莫言感悟人生 莫言语录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