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名3岁女童参加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在脸上贴了一天贴纸,没想到,当天晚上脸上开始出现红斑,后来更是变的肿大,冒出许多小水痘,医生诊断之后,确诊为急性接触性皮炎,原因是接触了不合格贴纸里的甲醛。 11月24日上午,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诊室里的空气都透着几分凝重。 三岁的朵朵像只受惊的小猫,紧紧蜷在爸爸叶先生怀里,小脑袋下意识地往爸爸颈窝里钻,右侧脸颊那片红肿格外扎眼。 红肿边缘泛着不正常的潮红,中间结痂的地方还带着未褪的淡粉,稍一挪动脸颊,孩子就疼得抿紧小嘴,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没干的泪珠。 接诊的周斌主任医师俯身查看时,一旁的幼儿园老师王女士双手绞着衣角,眼圈红得像浸了水的樱桃,声音带着哽咽反复念叨:“都怪我,要是当初多留意一下就好了……” 这事儿得从几天前幼儿园的节日筹备说起。 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上像小太阳般亮眼,王女士特意在电商平台挑了批贴纸,巴掌大的尺寸,印着孩子们最爱的各种图案,价格还格外实惠。 活动当天,她挨个给孩子们贴在脸颊上,朵朵对着教室的镜子照了又照,小手指着脸上的贴纸咯咯直笑,根本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样子。 可当晚叶先生给女儿洗脸时,指尖刚碰到孩子右脸,朵朵就“嘶”地吸了口凉气。 他凑到灯下一看,孩子脸颊上印着贴纸轮廓的地方,泛着一块淡淡的红斑,孩子也没抓挠,他便以为是贴纸粘得久了有点刺激,随手涂了点润肤露就没再深究。 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淡红斑,竟是场痛苦的开端。 第二天一早,叶先生刚给朵朵穿好衣服,就发现那红斑像被吹胀的气球般扩大了一圈,边缘肿得老高。 到了下午,红肿最厉害的地方冒出了好几个晶莹的小水疱。 叶先生慌了神,抱着孩子就往社区医院跑,医生开了支抗过敏药膏,可抹了两天半点用没有 周斌主任医师问诊后,很快确诊朵朵得的是急性接触性皮炎。 他解释说,孩子的皮肤和成人不一样,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差很多。 那些看着鲜艳的装饰贴纸,为了粘得牢,很可能添加了甲醛等成分,直接贴在脸上,很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这样的病例,周斌每年都会接诊不少,最近几年更是越来越多,大多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 朵朵的遭遇不是个例,背后藏着儿童用品监管和使用中的漏洞。 很多幼教机构采购时只看价格和外观,忽略了安全资质。 家长们也容易被可爱的造型吸引,没意识到看似普通的贴纸可能藏着风险。 电商平台上的部分商家,更是为了利润售卖不合格产品,监管排查的难度也不小。 避免这样的悲剧并不难,给孩子选贴纸,要挑正规渠道的“儿童专用”产品,看清厂名厂址和安全认证。 用之前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贴24小时,没异常再用在脸上。 粘贴时间别超过4小时,取的时候用温水敷软胶水,别硬扯。 如今,朵朵正在接受治疗,脸上的红肿慢慢消退,但那些结痂还需要几天才能完全脱落。 王女士每次去医院探望,都会反复和叶先生道歉,也暗下决心以后采购用品一定要先查安全资质。 这场本该充满欢乐的节日活动,因为一张不合格的贴纸变成了孩子的痛苦经历,也给所有家长和幼教机构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