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俄罗斯还有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

洞察观史 2025-11-26 18:51:24

为何有人说俄罗斯还有一种武器是中国还需要的,而且短期内无法替代,也是中国愿意大量继续从俄罗斯采购的武器? 先说说咱们的094改进型,水下排水量能到11000吨,能装12枚潜射导弹,最新的巨浪3射程更是突破了11000公里,单看这些数字确实够亮眼,放在世界上也排得上号。 可跟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一比,不少关键地方的差距就显出来了。北风之神级水下排水量能到24000吨,几乎是094的两倍还多,能装16枚“布拉瓦”潜射导弹,每枚还能带着6到10个分导弹头,火力密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更关键的是静音效果,这可是核潜艇的命门,噪音越小越难被发现。北风之神级表面铺了高效消声瓦,关键设备都装了减振基座和隔音罩,水下航行噪音只有108分贝,这个水平已经很接近海洋背景噪音了。 咱们的094改进型虽然也在静音上花了大功夫,但公开资料显示噪音水平还是比北风之神级高一些,别小看这几分贝的差距,在反潜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很可能就决定了生死。 有人可能会说,咱们不是在搞096型吗?2025年4月7日中华网军事频道就报道过,096型在航速、潜深和静音上都超过了北风之神级。这话没毛病,可096型还没正式服役,现在撑起场面的还是094系列。 北风之神级的优势不是凭空来的,人家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打底。苏联时期的台风级和德尔它-Ⅳ级核潜艇就很厉害,台风级排水量能到26500吨,德尔它-Ⅳ级的双壳体结构更是独树一帜,这些技术都被北风之神级继承和优化了。 咱们的核潜艇研发起步晚,从091型到现在也就几十年时间,能追上这么快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技术积累这东西急不来,人家踩过的坑、积累的经验,咱们得慢慢消化吸收。 有人疑惑,俄罗斯会把这么先进的核潜艇卖给咱们吗?直接卖成品肯定不现实,2024年4月28日国际军控协会就提到过,俄罗斯作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对核技术出口有严格限制。 咱们从俄罗斯采购的,更多是核潜艇上的关键配套技术和零部件,比如高性能消声瓦的制造工艺、大型耐压壳体的焊接技术,这些都是人家几十年攒下的真本事,咱们自己攻关还得花时间。 我认识一位搞船舶工程的工程师,他说大型核潜艇的耐压壳体要承受几百米深的水压,焊接的时候差一毫米都不行,俄罗斯的焊接工艺是经过台风级、德尔它级几代型号验证过的,咱们买过来能少走很多弯路。 除了技术本身,中俄这种合作也是双赢。俄罗斯军工这些年日子不好过,咱们采购他们的技术和零部件,能帮他们维持生产线和研发能力,他们也愿意把压箱底的技术拿出来分享。 而且这种合作不是单向的,咱们在电子设备、导航系统上有优势,也会跟俄罗斯互相交流,2024年就有报道说,北风之神级的部分电子设备就采用了咱们的技术。 可能有老伙计会问,买别人的技术不算真本事吧?这话就不对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闭门造车搞成的,美国当年还从德国引进过火箭技术呢,关键是引进之后能不能消化吸收再创新。 咱们从俄罗斯采购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094改进型的巨浪3导弹就是最好的例子,射程比早期型号翻了一倍还多,这就是在引进基础上搞突破的成果。 现在的情况是,096型还没服役,094系列需要不断升级来应对挑战,从俄罗斯采购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能最快速度提升094的性能,同时也能为096的完善积累经验。 这种合作也不是短期行为,军工技术的迭代是个长期过程,就算096服役了,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核反应堆的寿命、潜射导弹的突防能力上,俄罗斯还是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 技术发展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承认差距不丢人,关键是知道怎么缩小差距。咱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已经在很多领域证明了自己,核潜艇领域也不例外。 等到096型大规模服役的时候,说不定咱们就能从俄罗斯的“学生”变成“同行”,到时候可能就不是咱们买他们的技术,而是互相交流合作了。这种良性的技术互动,才是军工发展的正道。 参考信息: 环球时报——2016-7-14最新型战略核潜艇现身南海?比094有多处改进 中国军网——2019-7-30 消失的龟背 俄北风之神级改进型战略核潜艇亮相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2024-10-15 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技术解析 环球网军事频道——2025-01-20 中国094型核潜艇改进型性能解读 中华网军事频道——2025-04-07中国096三大方面超越北风之神,美媒认为只有哥伦比亚能与096匹敌 核潜艇技术巅峰对决

0 阅读:65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