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大三男生,网上聊了个“灵魂伴侣”,3个月就被确诊艾滋?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真实发生的悲剧! 室友口中的小林(化名),成绩优异性格内向,大三时好奇下载了同性交友软件。刷到自称“单身干净”的阿哲时,两人聊得格外投缘,从兴趣爱好到未来规划,短短一周就认定彼此是“知己”。 第一次线下见面,阿哲温文尔雅,还主动说“刚做过体检,绝对健康”。亲密时阿哲却推脱不用安全套,软磨硬泡说“偶尔一次没关系,真心相爱不需要这些隔阂”。小林抹不开情面,又抱着侥幸心理,最终妥协了。 之后3个月,两人陆续见了5次,每次阿哲都用同样的理由说服他放弃防护。直到小林开始持续低烧,身上冒出成片红疹,腹泻不止,体重一周掉了8斤,才在室友催促下去了医院。 拿到HIV阳性报告的那一刻,小林双手抖得握不住纸,眼泪砸在报告上晕开墨痕。医生说他还合并感染了尖锐湿疣,大概率是无保护性行为导致的,而艾滋病毒已开始破坏他的免疫系统。 他疯了似的联系阿哲,却发现微信、电话全被拉黑,那个口口声声说“真心相待”的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才知道,艾滋存在窗口期,即便初次检测阴性,也可能携带病毒传染他人。 小林现在每天按时吃抗病毒药,定期复查,原本光明的前途被按下暂停键。但他没垮掉,主动去疾控中心咨询,知道规范治疗能长期正常生活,也想提醒更多人。 真的替他惋惜!好奇和真心都没错,但亲密关系里,安全底线绝不能让!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健康承诺”,更别抱着侥幸心理放弃防护——全程正确用安全套,才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负责。 网络交友藏着太多未知,你永远不知道屏幕那头的人是否坦诚。年轻人追求爱与陪伴可以,但一定要擦亮眼睛,守住安全底线! 你身边有人遇到过类似的坑吗?如果是你,会怎么防范网络交友的风险?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者 青春期同性恋 艾滋病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