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早市买菜,都感觉自己是个大富翁。早市的菜实在太便宜了。我今天上午写完长篇,步行去早市。大约走了30分钟。我居住的小区,距离早市有点远,走到早市,我有点累了。还好,早市还没散。到早市,我想买点白菜,还想买点桔子。如果有便宜的菜,我就再买点。 刚在棚子里挑白菜时,旁边一个裹着厚围巾的阿姨凑过来:“姑娘,要萝卜不?自家种的,1块钱3斤,刚拔的还带着泥呢!”我低头一看,萝卜表皮泛着青,根须上沾着新鲜的黑土,比超市里洗得发亮却贵两倍的萝卜实在多了。阿姨说她住村西头,凌晨三点骑三轮车来的,卖完这筐就回去给孙子做饭。我挑了6个,称完才2块钱。接着买了桔子和干豆腐,又看到个大爷卖手工粉条,12块钱一斤,我也买了半斤。算下来总共花了16块,袋子沉甸甸的,心里却轻得像飘着。 往回走时,遇到个穿卫衣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两杯奶茶和一份炸鸡,边走边刷手机。我突然想起前阵子赶稿,连续两天没下楼,一顿外卖就花了30块,够早市买两天的菜。其实不是没时间,是我们总被“快节奏”推着走,忘了生活里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实惠。早市的摊主们起早贪黑,为的是让大家吃到新鲜又便宜的东西;而我们偶尔抽点空来,收获的不只是省钱,还有那种接地气的踏实感。我退休金1564,要是天天来早市,每月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书。以后得少熬点夜写稿,多来早市转转,毕竟这种“大富翁”的快乐,可不是随便哪里都能找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