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前炒作“台湾有事”的叙事,确实与历史上“满蒙生命线”的论调一脉相承,其本质都是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自身扩张寻找借口。这种策略利用区域议题推动国内修宪扩军,并转移公众对国内矛盾的注意力。 甲午战败的深刻教训在于,清朝不仅输在装备,更输在制度腐朽、国民意识涣散和战争准备不足。当时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军队派系林立,备战严重不力,与日本举国一体的战争动员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日本正通过一系列实质性动作配合其舆论造势。这包括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挑战”并写入《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增加军费并推动西南诸岛“军事要塞化”,以及拉拢域外势力构建“小多边”安全体系,为介入台海做准备。 面对挑衅,中国之所以保持战略定力,在于深刻认识到现代国际斗争是综合国力与战略智慧的较量。中国坚守国际法理优势(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并致力于提升以经济、科技、军事为核心的综合国力,避免落入对手设定的冲突陷阱。 历史的警示在于,战争的胜负远超军事范畴,更是政治、经济、民心的总较量。甲午之殇告诫我们,内部团结、国民意志和先进的作战理念才是根本。今日中国的克制,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高度负责。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日本在“台湾有事”上的投机行为,是其面对中国崛起时战略焦虑的体现,也受到美国同盟战略的驱动。然而,任何挑战历史潮流的行径终将失败。中国有充分的信心、能力和智慧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确保民族复兴进程不可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