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中部集群在红军城以北的突出部作战中,重新占领弗拉基米里夫卡,并且在沙霍沃(沙霍夫)进行清理。这个突出部对乌军来说一直如鲠在喉,最近几个月乌军在红军城方向的反攻也是针对俄军这个突出部。但是乌军耗费大量兵力,却一直无法将俄军这个突出部消除,相反自身损失惨重。随着红军城战役进入尾声,俄军依托这个突出部将会大举向前推进。 俄军对该突出部的控制显著增强了其战役主动性。占领弗拉基米里夫卡和沙霍沃不仅巩固了既有成果,更意味着通往红军城以西的多布罗皮利亚等关键节点的道路受到威胁,俄军由此获得了进一步向西和向北发展的跳板。 乌军为消除此突出部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收效甚微,这深刻反映了其当前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兵员持续消耗、防御工事未能完全建成即被突破,以及被迫从苏梅、库皮扬斯克等地抽调精锐增援,都导致防线多处承压,难以应对俄军的连续攻势。 从战术层面看,俄军在此方向成功运用了轻步兵在无人机支持下实施高速渗透的作战模式。这种打法虽然后勤支撑相对脆弱,但在突破乌军防御薄弱环节时展现了惊人的速度,一度在三天内推进18公里。 红军城战役的结局对顿巴斯西部整体防务具有决定性影响。该城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后勤中心,其易手将使乌军在顿涅茨克州最后的重大据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直接暴露在俄军兵锋之下。 俄军后续进攻轴线可能指向两个主要战略目标。一是向北,经多布罗皮利亚攻向斯拉维扬斯克侧后;二是向西,威胁巴甫洛格勒,从而将战火引向第聂伯河沿岸地区,这将对乌克兰的东部防御体系构成根本性挑战。 此次战役的进程也凸显了现代战场的一个关键特点:无人机在侦察、火力支援甚至后勤补给中的作用日益核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依赖重装甲和严密后勤线推进的作战模式。 在国际层面,红军城的战况无疑将影响未来的谈判态势。俄罗斯若能巩固此战果,将在后续可能的谈判中拥有更有利的筹码,而乌克兰及其盟友则面临如何稳定战线并寻求新战略的紧迫课题。 红军城战役的惨烈程度堪比巴赫穆特,双方投入大量兵力资源,使其成为又一座“绞肉机”。其最终结果不仅是一次战术层面的得失,更可能成为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战略转折点。 红军城战役的进程表明,在持久消耗战中,初始的战术优势需要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清晰的战役规划才能转化为稳固的战略优势,任何突破的成果都取决于后续能否有效巩固与发展。
